临出门前,母亲说“你存款有多少,买个房吧!”
此言一出,压垮了抵抗头疼的最后一根稻草,满身的疲惫席卷而来,累而不言!
毕业至今整整三年,三年,发生多少改变呢?同行的校友多半组建家庭,夫在侧,娃在怀,柴米油盐的争吵打闹;同事呢?或休假在家,或远离此地,言语抱怨生活的疲劳,可日子明朗充实;手机朋友圈的熙熙攘攘,幸福隔着屏幕的满溢而出!而我,在一个地方窝了三年,身无旁侧的独来独往,虽家在附近,依然孑然一身!
乡村哪有乐趣,工作余外,回到房子,自己只是自己!
可母亲不懂,不懂孩子有着多少的未言语!
或从小不与母亲亲近,长大后与父亲也日渐疏远,心事满怀搁浅于脑海!工作的踌躇日渐增多,离职或跳槽的想法愈演愈烈,而父母只觉得孩子不懂事,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又何必抛弃!可我,不想为了一份工作窝自己一生!三年,教书三年,若用不安分来言说,或是之,可一个姑娘,难道要从她的21岁一直到延续到垂暮之年吗?
我不敢想,更不想行!
或许母亲于我的不喜还来源感情吧。乡村,流言蜚语的发源地,一个凳子,一条河流便可以衍生出无穷尽的谩骂,在他们的眼界中,他人的瓦上霜如生活的蜜糖,食之嚼之,津津有味!
生活的无趣来源于知识的贫穷,于这贫穷中他人的特立独行便是茶余的甜点,多多益善!
而我不幸之,为所谓大龄未嫁女一员,逃不出那流窜的“指桑”!母亲便不能听之,忍之,气愤无法疏解,因果缘故,又回复于我!默然无言,我不愿为婚姻,为他人而妥协,人之一生不止于生活,还因有一个自我的世界!
大致隔阂是逃避的借口,心绪的积压作用于大脑,梦里花落反复无常,我的难又与何人诉说!
母亲买房的心理莫过于掩盖自我内心的自卑,以一栋城中房堵他人的悠悠之口,只是此番真的能够了结吗?
我有能力去购买一个又一个的“房”吗?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无奈,活永远在他人的言语中,倘若为他人流言所动,一次次妥协,不顾自身能力而为,人生变成负债,生活如此,还有何意义!
人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母亲与我,南北极的两端,无法劝解,无法释怀,我亦无法一一顺从,这是否又是另一种难?
生活的模样一层层揭开,似这寒冬的晨雾,过去的掩映过去,未来的迷茫未来,而现在——提起笔时,纸上写上了“真实”!
人生的脚步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