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觉得人间值得呢?花不完的钱?还是内心平和?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不愁吃不愁穿的时代,按说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以后应该是快乐的,可为什么依旧感觉不到生活的愉悦呢?
好像生活质量越提升,幸福指数越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被琐碎和焦虑包围,找不到出口,就像一直无头苍蝇,四处碰壁,这样的日子每个人都经历过,我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
01 什么才算是幸福
当我们痛下决心追求一种生活时,就会出现将各种心愿与目标促成一种全新体验,那就是心流。
也可以说当进入心流时,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个时候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时候,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和谐,自然涌现,生活在和谐中的人无论做什么,处境如何,都不会把精神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以及恐惧之上。因为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一面,对生命胸有成竹的人,内心的力量与宁静,和谐统一,就是精神的最高境界。
也只有懂得金钱只是生命力量的副产品,心流的体验才是人类幸福的意义所在。活着的每一刻才有意义,拥有这样的精神体验,才能拥有乐趣无穷的生命。
只有这时在心流状态下的全神贯注,才算是体验到了幸福的真谛。
02 我们该如何去追求幸福
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就像胖人想减肥,丑人想变美一样。
只不过现实是,单身的人想结婚,结了婚的人想逃跑,ICU的人在求生,现实中每一天都有人想死,穷人想变富,富人想夺权,在这没有尽头的欲望里,让我们看不见幸福的模样。
那么该如何去追求幸福呢?追求美,钱,权,有错吗?
实际上做什么都没错,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深有体会。但退一步来讲,瘦了的,美了的,发了财的,得了权的,都幸福了吗?真的未必!
这是因为当一个个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后面还有一连串新的欲望在等着你。然后又开始另一段苦行僧般的生活,周而复始,无止无尽。所以很多人在垂垂老矣之年不免感叹。浪费了大好年华,丢掉了自己。
实际上,这是因为追逐幸福的路径不对。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实,真正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者财富,而是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的人生。
因为我们成长路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内心和谐的涌现,想要和谐生活的体验,要通过努力去争取,而不是整日拿皮鞭抽打自己,那是陀螺。
03 如何做才能人间值得?
有句话这样说:世间不值得,但人间值得。
要说人间值得,内心和谐,精神高贵,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我的精神偶像,北宋文豪苏东坡。
论生命之坎坷,境遇之悲催,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他了。但他写的诗,上至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下至学堂少年,山间村夫都很喜欢。
比如,王安石评价苏东坡,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林语堂说苏东坡: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钱穆先生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从未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所能看见。
只不过我们印象中的苏东坡只有豁达,有趣,烦恼仿佛不存在。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当时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一家人生活窘迫。
这时候,苏轼放下读书人的身段,挽起袖子带着一家人开垦种地,俨然山间农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知道在此前,苏轼可是差点考上状元的人哪,当过太守,见过皇上,得到过欧阳修的大加赞赏,可谓响当当的人物。
苏东坡在逆境中算是充分发挥了心流的作用,即用便宜的猪肉,研究做法,这就是闻名于后世的东坡肉。
1094年又被贬至惠州,那里盛产荔枝,他又写下了“日啖荔枝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
所以什么岭南蛮荒之地,在苏东坡眼里都是风景。
由此可见:苏东坡把他坎坷的生活过成诗,这不就是内心和谐的具体表现吗?
04 结语:
不管经历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苏东坡都舒展着眉头过日子。从不愁苦,对每个人真诚,对每件事付出极高的热情,心中总有一股暖流,冲淡苦涩,留下甘甜。
苏东坡无疑是一个精神能量极高的人。能自由地掌控自己的心灵活动,出可以说他的内心就像一盏探照灯。他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某一处形成一束光,而不是任他毫无章法的自由散开。也可以说掌控意识的人似乎都活得比较快乐。
如果钱能买来快乐,这种快乐要么肤浅,要么短暂。如果需要一份长久且坚实的快乐,那就需要心灵内在的秩序平衡,内心始终有一股暖流回荡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