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运营面向的主体不同,运营手段也会不同。
淘宝店铺的运营,类似客服,不断处理买家疑问、售后问题。
新媒体运营、网编,网上扒内容,有些从业人员变成CV工程师。
网游运营:付费习惯的用户,内部被称为“金主”。运营24小时全天候监测“金主”,设置一系列参数,掉落装备、打倒“怪物”的几率会发生变化;小号与用户互动。
微信公众号:主要通过微信图文、微信回复,发生互动。
二、产品-用户-运营
任何一项业务,一定会包含产品、用户和运营。
1、用户,是存在特定需求的人。
2、产品,围绕着用户需求,提供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或服务。产品与用户不发生关系,没有价值。互联网产品的部分核心价值,依赖于用户。知乎是问答社区,如果没有优质回答的用户,社区核心价值不存在。
3、运营,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缔结、维护关系,所需要的一切手段。
产品、业务不同,运营导向会不同。成交为导向,传统产品更加常见;长期维系用户为导向,业务必须建立在用户长期、高频发生关系为前提。
三、运营,并非一个标准化的工作职能,而是要结合业务类型,通过一系列具体手段的组合来实现特定目的的过程。
当初入一家互联网公司,需要先明确公司的产品、业务类型,然后分析产品与用户如何建立关系,去设计自己的运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