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争霸:齐桓公执牛耳之召陵会盟

春秋战国故事059


楚国大夫屈完又来到齐国军营,请求面见齐侯。管仲说:“楚国使者去而复来,必是求和结盟。您应当以礼待之。”

屈完见到齐桓公,恭恭敬敬拜见行礼。桓公回礼之后,询问他的来意。

屈完说:“我们国君未能朝贡苞茅,以致您不得不出兵征讨,国君已经知罪了。您如果肯将大军后退三十里,他一定唯命是从!”

桓公说:“大夫您能说服楚君履行职贡,缴纳苞茅,使我在周天子面前得以复命,我已别无所求!”

屈完道了谢,告辞而去,向楚成王报告说:“齐侯已经同意撤退大军,我也同意让楚国向周王缴纳贡品。您不可失信于人。”

片刻之后,探子来向楚王报告:“八路诸侯军队,都已拔寨启程。”

楚王派人再次查探虚实,收到回复说:“齐国联军后退三十里,驻扎在召陵(楚地名,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

楚王说:“齐军后退,一定是畏惧我们。”便想要反悔进贡苞茅的事。

子文立刻劝阻说:“齐侯承诺后退三十里,八位国君都言出必行,未失信于屈完。您怎能让屈完食言于八位国君呢?”

楚王哑口无言,便让屈完准备八车金帛,去召陵犒劳八支诸侯军队,再装一车菁茅,送到齐军大营,让他们验过样品后,派人写好奏章,赶往成周进贡。

许穆公在伐楚的途中去世,死讯传到了许国,世子业继位,主持丧礼,称为许僖公。许僖公感念桓公的恩德,派遣大夫百佗率军奔赴召陵,与齐军会师。

桓公听说屈完又来召陵,便吩咐七国诸侯说:“各国士兵车马,分为七队,分列七方。齐国士兵驻扎在南方,直面楚军。等齐军战鼓之声响起,七支军队就一齐擂起军鼓,所持武器及盔甲穿戴,务必十分整齐,要让楚国见识我们中原之师强盛的威势。”


屈完进入军营,见过齐侯,献上犒劳大军的金帛等物品。桓公命人分别派发给八支军队。菁茅验过无误,仍然让屈完收回保管,自行安排进贡。桓公问:“屈大夫曾经检阅过我们中原的军队吗?”

屈完答道:“我久居南方偏僻之地,尚未目睹中原的强盛,希望能借此机会一观。”

桓公与屈完一同登上大车,望见各国军队各自占据一个方位,队伍肃穆整齐,连绵不绝数十里。随着齐军的鼓声响起,七路大军鼓声顷刻作出响应,一时间,如雷霆震击,惊天动地。桓公喜形于色,问屈完说:“我有如此之多的兵力,一旦开战,怎么可能不胜?一旦进攻,怎么可能不克?”

屈完答道:“您之所以能够主导华夏中原之盟,是为天子宣扬恩德,抚恤广大黎民百姓。您如果以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如果依仗军士众多而诉诸武力,那么楚国虽然偏僻狭小,却有方城为城墙,汉水为城池。城池深邃,城墙高峻,即使您有百万雄师,也无用武之地!”

桓公面有愧色,对屈完说:“大夫您真是楚国的贤良呀!我愿与楚国修好,您看如何?”

屈完答道:“您大驾光临楚国,是楚国社稷之福。您愿屈尊与我们国君结盟,我们国君怎敢推辞?请让我代表国君与您盟约,可以吗?”

桓公说:“可以。”当晚,留屈完在齐国军营中住宿,大摆宴席,盛情款待。

次日,在召陵设立盟约之坛。桓公手执牛耳,担任主盟,管仲为司盟。屈完作为楚君的全权代表,与桓公一起立下盟誓,写入盟书:“从今以后,世代友好结盟。”桓公先歃血,随后七国国君依次与屈完歃血。仪式结束后,屈完行礼拜谢。

管仲私下找到屈完,请他释放被俘虏的郑国大将聃伯。屈完也代蔡侯谢了罪。两边达成协议,各自承诺不再追究。管仲下令班师回朝。途中,鲍叔牙问管仲:“楚国之罪,主要是僭越称王。你却以不进贡包茅去问责,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呀。”

管仲答道:“楚国自从熊通僭越称王,已经三世了。我弃之不管,将其视同蛮夷。如果我们谴责他称王,楚国怎肯俯首听命于我呢?如果他们不听,势必交战。一旦开战,双方互相争斗,冤冤相报,兵祸连年,将难以解困,南北两地从此一片纷乱了。我以包茅为借口,就能使他们易于应对处理。只要有了楚国服罪的名义,就足以夸耀于诸侯,对周天子也有交代,不至于深陷无休无止的兵祸战乱之中。”鲍叔牙听后,赞叹不已,深感佩服。

陈国大夫辕涛涂收到撤军回国的命令,与郑国大夫申侯商议说:“大军如果取道于陈国、郑国,所需粮食衣物花费巨大,国家必然不堪重负。不如从东面走海路回去,让徐国、莒国承担物资供应,我们两国就可以减轻负担。”

申侯说:“好。您试着劝说一下齐侯。”

辕涛涂就对桓公说:“您北伐山戎,南伐楚国,如果带领众多诸侯途经东夷,在此大举阅兵,那么东方诸侯畏惧您的军威,怎敢不来齐国参加朝会呢?”

桓公说:“大夫所言极是。”

不一会儿,申侯通报求见,桓公召他进来。申侯说:“我听说军队征兵不违农时,是唯恐妨碍民生。这次出兵,从春到夏,霜露风雨,大军已精疲力尽。如果取道陈、郑两国,则粮食衣物,唾手可得,如同在府库中拿取一样。如果取道东方,一旦东夷挡道,恐怕大军不堪战斗,行军受阻,那该怎么办呢?涛涂体恤自己的陈国,出于私心,提供了一个对大军不利的计谋。望您明察,三思而行!”

桓公说:“幸亏大夫你提醒我。否则就误事了!”便命人把涛涂抓起来,囚禁在军营中,又让郑伯把虎牢关所在的军事重地,赏赐给有功的申侯。申侯的封地因此扩大不少,成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一道屏障。郑伯虽然不得不从命,但是自此以后,心中就有了芥蒂,很不痛快。

陈侯派使者送来厚礼,向桓公再三请罪,桓公才赦免了涛涂。诸侯各自回到本国。桓公因管仲劳苦功高,便从大夫伯氏的骈邑中拿出三百户,加封给管仲。

楚王见诸侯退兵,又生出反悔之心,不想进贡苞茅。屈完说:“不可失信于齐国!况且,因为楚国与周王不相往来,所以才让齐国有了可乘之机,得到了周王的重视,如果借此与周王互通交好,那么我们楚国就能与齐国一样举足轻重了。”

楚王问:“可周王称王,我也称王了,两个王并存,该怎么办呢?”

屈完答:“我们不用理会周王的那一套爵位次序,只声称是远臣某某就可以了。”楚王同意了,便派屈完作为使臣,装载了十车菁茅和金帛礼物,向周天子纳贡。

周惠王大喜过望,高兴地说:“楚国不履行职贡的义务已经很久了。现在居然如此顺服,难道是先王之灵在保佑我吗?”便到祖庙中进行祭告,又把祭祀所用的干肉赐给楚国,对屈完说:“镇守南方,勿侵中原!”屈完稽首拜谢,告辞回国。

屈完离开后,齐桓公派隰朋随后也去面见惠王,告知楚君已经顺服。惠王对隰朋礼遇有加。隰朋乘机请求见一见世子,惠王脸上便露出阴郁之色,让次子带与世子郑一起出来会见隰朋。隰朋偷偷窥视惠王的神色,似乎有点仓皇不定、六神无主的意思。从成周回去以后,他对桓公说:“周王室将要大乱了!”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左传》、《国语》等,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齐楚交锋:齐桓公八国联军伐楚国

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琚:齐桓公重建邢国、卫国

卫懿公因鹤亡国,弘演杀身成棺

齐桓公出猎遇“鬼”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鲁国平乱记

老马识途,齐桓公破孤竹

齐桓公救燕国,山地战破山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秋战国故事058 楚成王熊恽任用子文做令尹,励精图治,修明国政,有称霸的雄心壮志。听说齐桓公出兵援救邢国,又帮助...
    已阅君阅读 2,662评论 5 7
  • 前686年,周庄王11年,鲁庄公8年,齐襄公12年 鲁国和齐国围攻郕国(山东泰安宁阳),郕国降齐,鲁国执政庆父对此...
    Dr_hejiasheng阅读 3,325评论 0 1
  • 齐桓公存三亡国,南下与楚召陵对峙 鲁国内乱,鲁桓公,闵公都被乱臣杀害,不得善终。先前鲁君因为齐文姜与齐襄公淫乱之事...
    越女阿青阅读 2,350评论 0 3
  • 齐桓公有一个娶自蔡国的夫人叫蔡姬,大概因为年轻的缘故,活泼好动,有点不知深浅,跟齐桓公划船游玩的时候拼命地晃悠船,...
    蚂蚁神威阅读 4,408评论 1 15
  • 《左传·僖公四年》 春,齐侯(齐桓公,齐属侯爵,所以称齐候)以(率领)诸侯之师(各诸侯国的军队,有鲁、宋、陈、卫、...
    落别阅读 5,7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