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前开始至今,断断续续终于看完《风筝》,一个人在火车上餐车上,泪流满面,生怕人看到,以为有什么事了,好在人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也没有人留意。
这些年的荧屏编辑们,越来越懂观众的喜好,手撕鬼子的神剧越来越没有市场,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历史的真相以及在真相面前人的真实抉择。无数血的教训证实了低估敌人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所以,这部剧讲良心,该是什么时候站在什么立场绝不含糊,也让我们即便面对对手,不是单纯的你死我活的国恨家仇,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信仰之名。
谈到信仰,这些年总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到底何为信仰?文学、宗教、哲学不同派别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于己不可或缺的概念,我总结为信仰之所以是信仰,应当说它有三种特性,因此区别于“信”“仰”有关的其他概念。特性一,信仰凝聚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意识领域最高等级的信任,是思想领域对真理的共鸣。这就表现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应当专注于马列主义哲学思想本身的价值。特性二,信仰具有排他性,信仰的客体内部的矛盾不能构成稳定的信仰。比如,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开始信任共产主义,其结果要么是他放弃了关于长生不老的认知,要么就是投机利用共产主义。特性三,信仰具有相对稳固性。稳固性是指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相对是指信仰主体一旦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其信仰的根基便会松动,信仰的内容也会跟随变化。这就解释了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为什么青年时期忠诚可靠,到了老年却腐化堕落。
历史的长河里,这些人终究只是过客,并不会留下多少笔墨,而那些能够影响或者改写历史进程的人物不仅仅代表着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其自身的意志在关键时刻也绝不能松动,而这种意志的实施应该就是信仰所发挥的力量,无论处于何种顺境逆境,都能无视自己的欲望和恐惧,做出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