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儒家的基本性格:背景、人物与经典
哲学的角度,可归纳为三点特色:第一,澄清概念。第二,设定判准。第三,建构系统。
伟大哲学中的“应然”
宇宙万物就是“实然”,即实在的样子;人类除了实然之外,还有“应然”,即应该怎么做。
伟大哲学中的“超越界”
孔子是一位哲学家,他自己说过两次“吾道一以贯之”。他的理论与行动都来自于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涉及除了人类、自然界之外的第三个元素,我们称之为“超越界”。儒家的第三个元素是“天”,天不是人类,也不是自然界,而是超越界。
定义真正的儒家
我把儒家思想定义为“先秦儒家哲学”。真正的儒家,最强调修身(修养自己)。因此,荀学不是儒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也不是儒家。
亲近真儒家
宋明学者的注解,可谓是学习孔孟思想的阻碍,弊多于利,先搁置。颜元(号习斋,1635一1704)就曾说过,“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
借鉴诠释学方法重读经典
诠释学,是当代西方研究人文学科的重要方法。读一段文本、看一段新闻、听别人说一段话,要经过四个步骤,才能界定他的思想。
第一,经典究竟说什么?
第二,经典想要说什么?
第三,经典能够说什么?
最难的是第四步,经典应该说什么?
作者称:”做《论语》的解读时,必须判断每句话应该是什么意思。我在《朱熹错了:傅佩荣评朱注四书》中,写了九十二篇文章,仔细讨论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是否读懂了一本经典,有两个基本的判断方式:首先,经典的内容必须圆融一致,不可以前后矛盾;其次,经典与经验必须互相配合。
儒家产生的背景
儒家思想产生于一个礼坏乐崩的春秋乱世。礼坏乐崩代表天下大乱,人间的价值观瓦解。
发现人性的黑暗,肯定人性的尊严
学过儒家哲学,就知道人不可以为所欲为。一般人行善避恶,往往有三个理由:第一,社会规范。靠法律、礼仪来规范人们。第二,宗教信仰。许多人信仰宗教之后,自动自发去行善,因为神无所不在、佛无所不知。第三,诉诸良知,透过教育。儒家走的正是这条路。若只用两个字来形容儒家思想,那就是真诚。
学习儒家,就要”回归时代背景,避免死于句下“。
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的第一层意义:“人之性”向善,源于《孟子》"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仁的第二层意义:“人之道”择善,源于《中庸》“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仁的第三层意义:“人之成”至善,源于《论语》“杀身以成仁”,《大学》“止于至善”。
仁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善人有两点差别:其一,善人行善,但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行善。仁者行善则是出于自我內在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完成自己对人性的基本要求。其二,善人通常不会为了行善而牺牲生命,他们可以捐钱,捐命则万万不可。仁者则不同,因为了解到人性向善,就理解为了行善而舍弃生命,非但不是牺牲,反而是完成生命的基本要求。
孔子之后的发展
孔子过世以后,学生们没能发展他的思想。他们各立门户,分为八派,分头去教书,其中也有人受到世人严厉的批评。
我们在学习儒家的时候,不要认定朱熹就是正统。只有一个原则:用我的理性去追求真理。
中国哲学到现在还没有走出中世纪,讨论任何与儒家有关的问题,就搬出朱熹的理论,实在没有必要。幸好我们还可以回到先秦儒家的原典。
【第二讲】《论语》解读:宰我问三年之丧
人性本善不是孔子、孟子说的,那不是儒家哲学。
不管学习什么,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很自然、很顺畅的情况下,让人心服口服,这样才学得会。学习任何一个学派,勉强去背诵,实在是多余的。人生多么自在逍遥,何必硬背任何东西呢?
儒家哲学的伦理论述完全没有强迫性,礼教吃人不是来自儒家。
爱有差等,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安养天下
1980—1984年,我在耶鲁大学念书,刚到学校的第一个星期就去拜访神学院的一位教授。
我对他说:“基督徒认为人有原罪,好像太消极了;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比较正面积极。”这位教授并不懂儒家,只是凭他的理性和常识,就问我:“你们讲人性本善,那中国有坏人吗?”“有的。”“中国人会做坏事吗?”“也会。”“那如果人性本善的话,恶从哪里来?”
走出门的那一刻,我只有一个念头,这一生如果不把儒家的人性论说清楚,誓不为人!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孔子、孟子这么好的思想,岂可让人家一句话就问倒?
如果想了解孔子的人性论,就要从这一段(宰我问三年之丧)开始念。
人性向善
我讲儒家哲学,“人性向善”的立场从未改变。学术研究要有根据,从宰我问三年之丧,就得不出人性本善的结论。善恶是最后一关,守不守三年之丧?守就是善:不守就是不善。
孔子、孟子的善,不是指本体上的善,而是指人的行为。善是指人所做出来的行为,人性是没有牵涉到行为之前本来的样子。所以,把它与善连在一起而说人性本善,就产生矛盾了。
【第三讲】《论语》解读:吾道一以贯之
任何一套哲学,首先都要澄清自己所使用的概念,让别人知道这些概念的特殊定义。
例如:老子的道,是一切事物的来源与归宿,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一贯之道”也是儒家最重要的观念。
孔子的“一贯之道”
根据《论语》的资料,孔子的“一贯之道”至少包含了四个层次:
第一,知识(形式)的统一。
第二,在知行(人我)上是统一的。
第三,打通生死。
第四,天人一贯。
设定“善”的判准
哲学家不免要进行判断:当下的社会是乱世还是治世?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种行为是美还是丑?那么,他的判断标准何在?这是谁定的?理由何在?这都需要经得起讨论。
“善”的定义
学习儒家哲学,一定要记得孔子的一贯之道:在知识上,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行为上,人我互动时有明确的方向。
孔子所说的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人之性,真诚而向善;二是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三是人之成,止于至善。
“人之性、人之道”都离不开人;而“向善、择善、至善”都与善有关,所以要清楚定义什么是“善”,然后再说我怎么判断什么是善?才可使人我之道有明确的方向去依。正是这样的一贯之道,引发了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
儒家一定是入世的。
儒家在外观上有三点特色
第一,儒家一定摹重传统,学习经典就是尊重传统的表現;
第二,儒家一定关怀社会,投入社会工作;
第三,儒家一定重視教育,教育下一代。
传统是过去,社会是現在,教育是未来。儒家分别掌握了时间的三个维度(向度)。
儒家在内涵上有三点特色
第一,人皆“可以”成为君子:
第二,人皆“应该”成为君子;
第三,在成为君子时,也将使相关的人成为君子。
判断“适当”三个原则:
1.内心感受要真诚;2.对方期许要沟通;3.社会規范要遵守。
真诚并不是天真、幼稚,也要提防被骗的可能性。
真诚一定是由人的内心而发,也就是与一切邪恶势不两立,才叫作“闲邪存其诚”。
儒家是知(智)、仁并举的。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构建“天”与人的系统
哲学系统是“二加一”的基本架构:“二”是指自然界与人类,它们共同的特性是有形可见、充满变化。这些变化使人发现,既然一切都有开始,必然会有结束,那么,它们的来源是什么?归宿又在何处?经由理性思考,推论到最后的那个基础,就是“一”。
“天”的信仰
“天”是儒家的信仰,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二加一”的“一”,是人类与自然界的来源与归宿。
人的志向
人需要照着天所赋予的本性去做,牺牲就不是牺牲,而是对自己生命的完成。
只要真正了解这个定义,就知道为何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自然界与人类生命特色的呼应
儒家的“道”与道家的“道”有很大的差别。儒家的道是人之道,是以人类为中心;道家的道是超越人类,是整个存在界的根源。
要理解一个哲学学派,必须先理解它最高的层次是什么。儒家是“天”,所以孔子五十而知天命;道家是“道”。
【小结】
傅佩荣的几点主张:
哲学讲“应然”,讲“超越”。
真正的儒家只在先秦,只有孔孟;读懂儒家,须越过荀子、程朱、陆王,直接回到孔孟原典。
要以诠释学方法解读儒家。
人性向善而非人性“本”善。
儒家是入世的;儒家哲学以“天”为最高标准,以“君子”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