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商隐的《曲江》
曲江(唐·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这是一首借物寄怀的诗作。诗人借写曲江兴衰之事来寄托对时事的忧虑。曲江于安史之乱后荒废,大和九年(835)春,郑注上言秦中有灾,需要兴工役消除灾祸。
唐文宗颇想恢复昔日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二月派神策军修浚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后因甘露之变,十二月下令罢修。这首诗就是事变后次年春天所作,抒发了诗人对国事日非的忧伤,带有浓重的悲怆色彩。
诗人通过“夜鬼悲歌”“华亭鹤唳”等一些衰败场景的描写,客观地反映了甘露之变使朝臣惨遭宦官杀戮的政治事实,突出了昔盛今衰的国运,表达了“升平”难返、忧患“铜驼”的主题。
诗歌层次也很丰富:前两联写空间的变迁、人事的盛衰,颈联写历史的变迁,人事的兴替,最后统一到一个深刻的历史规律上来,步步为营,亦见曲折。
而感情也由眼前而想到过去,由历史而想到未来,也是层次分披的,这正是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是李商隐诗歌常有的构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