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门君
来源:【西门君不吐槽】(id:ximenjun45)
1.
你知道自己正在过“二手人生”吗?
在急着摇头否认之前,不妨先做一下这份“二手人生”测试,看看自己打了几个勾。
如果你打的勾没有超过五个,那么请你直接合上此文吧。
如果你打的勾在五到十个之间,那么你正处于一个“一手”和“二手”人生的徘徊期。
如果你至少打了十个勾,那么,欢迎你加入“二手人生俱乐部”。
什么是“二手人生”?顾名思义就是,你想过(或者正在过)的人生不过是他人生活的复刻再现而已。
说一个故事,关于我朋友C君的。
我和C君是在一个饭局上认识的。我们年龄相仿,又都是文学爱好者,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一开始,我对他的出口成章的文采殷羡不已,心想自己读书也能有这个境界就好了。可后来渐渐的,我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
比如,他虽然讲话经常引经据典,但纯粹只是掉书袋而已,至于自己的态度是什么,他几乎不会去表露。遇到知识盲区的时候,宁愿现场手机百度也不愿谈上一二,特别莫名其妙。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他在人生轨迹上的规划,简直精细到了变态的程度,实在令人接受不了!
“我要在26岁考上当地的公务员,29岁成立家庭,32岁迎接第一个宝宝......现在前两个目标实现了,就差第三个了!”一次酒过三巡后,C君醉醺醺地说道。
我们好奇地问他,给自己的人生制定如此细微的规划,是出于什么考虑。他的回答令我们愕然:“我爸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想走一条安稳的路,错了吗?”
后来我们才了解到,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检察官,当年也是差不多是30岁上下的年纪生下的C君。等于说,这位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重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再现辉煌”。
换做一般人早就揭竿而起了,但不知道为什么,C君却欣然接受。
当然,我也不是不理解。
某个人的人生甚是成功,我们“照葫芦画瓢”就能过上不比之逊色的人生,何乐而不为?
你听出来了,这就是成功学如今大行其道的原因。市场锲而不舍地洗脑读者:“只要你读《马云传》,你就能成为下一个马云。只要你读《乔布斯传》,你就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
可是,他人的成功真的能完全复制么?引用李诞的一句名言:“就算你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你往哪粘贴呢?”
2.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失去个性,就是从心甘情愿过上“二手人生”开始的。
回想一下,你平时的生活状态是不是这样的?
你去的餐厅是大众点评筛选的,看的电影是豆瓣上分数最高的,旅游去的是“此生不能错过的 20 个打卡圣地”、情人节买的香水是大V安利的“最适合送女朋友的礼物”......
你养成了一种习惯,当生活给你布置了一份新作业,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上网参考答案。
悲哀吗?比这更悲哀的,是你根本不以为意。
“人类是从猿猴进化来的”,课本这么写,专家也都这么说,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都深信不疑。长此以往,我们便对所谓的权威有了不假思索的习惯性信任。
如今,这种信任习惯被延伸到各种拔草自媒体、豆瓣评分、知乎大V,他们“自告奋勇”地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人生值得奋斗。他们为你刻好了一副人生模板,你只需要把自己的肉身摁进去就行。
是的,有了“前车之鉴”,我们能看到最好的电影,吃上最香的炸鸡,甚至过上最完美的人生......
可是,这样的“二手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沉迷“二手人生”的代价,是你在不知不觉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很可怕的。
试想一下,假设你复制的观点是正能量的还好说,如果对方的三观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你也要跟着copy过去吗?
老祖宗早就警告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
3.
那,如何破除“二手人生”的僵局呢?
西门君的建议是,保持怀疑和拥抱意外。
权威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你应该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假设,如同他的宣讲所言,只要做到XXX就能月收入六位数,那他自己为什么不去做呢?
而“拥抱意外”,就是让自己从条条框框中走出来,尝试各种相对冷门的可能性。
比如,不一定非要去热门景点,而是可以独自去幽僻的山庄转转。不一定非要吃网红小吃,老城区的巷角摊位可能反而给你更多惊喜。
是的,复制别人的经验,也许会让你过上四平八稳的生活。但如此一来的代价,却是丧失了各种意料之外的乐趣。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叫做“要不要给孩子一键定制完美?”,其中有位辩手说的话深得我心:“有人觉得,过不完美的人生是一种缺憾,可我觉得,一直过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缺憾吧。”
朋友,从今天开始,过你自己的“一手人生”吧。用仅有一次的生命,做别人的“克隆体”,傻不傻?
作者简介:西门君,《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于浙大就读在职研究生。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关注后留言“西门君”,毒鸡汤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