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早安,怪物》,作者【加】凯瑟琳·吉尔迪纳,译者木草草。花山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2024年2月出版,19.8万字。
凯瑟琳·吉尔迪纳,心理治疗师,有25年临床心理治疗的从业经验,同时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作家,著有回忆录《离瀑布太近》《瀑布以后》《回到陆上》和小说《诱惑》等作品。
此书分享了作者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五位来访者以及他们的疗愈故事。“早安,怪物”这个书名,源于其中一位来访者的故事。从小时候起,她的母亲就用“怪物”来称呼她,而她在长大后也一直以为自己真的是个“怪物”,不配得到成功、快乐、爱。
书中讲述的五位来访者,都患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在童年时都遭遇过严重的心理创伤。作者详细记录了她对来访者的治疗过程,在她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受过伤害的人是怎么一点一点打开自己的。来访者为自己的心理疾病而羞愧、不安。但作者说,他们是心理英雄,因为他们敢于直面创伤,“他们将黑暗角落里的种种发现拖到亮处,与之对峙。他们提醒我们,虽然过程往往很不容易 ,但我们完全可以克服恐惧,突破自我设定的各种界限。”
【阅读感受】
1.
作者说,劳拉是她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位而非最后一位英雄。劳拉九岁时被父亲抛弃,成为弟妹的“母亲”,为了生存下去,就去偷东西。长大后,她一直带着很强的羞耻感,认为自己没能做个“好母亲”; 边界感很差,为了得到爱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不敢拒绝别人,也不敢为自己争取权益;同时还缺乏亲密感,认为分享痛苦是坚强的反义强。
在劳拉的故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四点:
一是心理重构。劳拉母亲早亡,被父亲抛弃后,九岁时的她设法带着弟弟妹妹在森林里生活了六个月。但她始终不肯承认她和弟妹被抛弃的事实,反而一直维护自己的父亲。在她看来,父亲对她们只是疏于照顾,她的生存状况很正常。她把作者表现出来的担忧看作是“过度保护”,“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能坚强应对,我永远会得到他的爱作为回报。他是不是一直都是最好的父亲呢?不是。他是不是一直爱我或是把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的爱都给了我?是的。”事实上,她是在通过否认父亲的遗弃,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她采用的是一种叫做“重构”的心理技能,也就是给某件事赋予新的定义,改变它原本的意义。
二是错误假设。劳拉根深蒂固的羞耻感建立在“九岁时就该当个好母亲”的错觉上,她把一切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认为是自己没把弟弟妹妹照顾好。直到作者带着劳拉去了一趟小学、去看学校里九岁的孩子,劳拉才意识到自己当时年纪有多小。她说,“八岁和九岁的年纪双我记忆里的小多了。”作者说,很多时候,人们最大的痛苦就是源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她在多年的心理治疗中发现,每当儿童在小小年纪就担上成年人的责任且不可避免地失败后,他们在长大成人后便 一直会为此感到焦虑。
三是角色扮演法。少年劳拉生活中没有榜样,也没有成年人给予指引。但是她从电视剧《陆军野战医院》中看到波特上校,常常仿效他的行为。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作者提议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劳拉在具体情境中用波特上校会怎么想、怎么做,来考察什么才是正常的行为。
四是细细体会愤怒背后的感受。劳拉是坚强甚至是可以说是坚韧的,什么她都能咬牙坚持。同时她常有愤怒。面对劳拉的愤怒,作者会提醒她,每当她愤怒时都要记住,愤怒是一种防御而非感受,她需要分析愤怒所掩盖的是什么感受。
2.
来访者彼得从记事开始,除了一个折纸飞机的记忆外,能记得的就是一个人被锁在餐馆的阁楼上,一直到五岁。这是一个遭遇母爱剥夺导致“依恋障碍”的故事。作者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让彼得构建自我,这样他就能在面对压力时懂得如何应对,不会在情感上与自我分离。
在这个故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窗口期。我们在儿童时期都会经历所谓的“窗口期”,在此期间会习得一些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特定技能;随着儿童的成长,这些窗口会逐渐关闭。如果孩子错过了某个时期相对应的阶段,之后很可能也难以弥补。比如,如果婴儿时期没有依恋体验,就无法发展到第二阶段:信任他人、在情感上依恋他人。
3.
来访者丹尼的妻女车祸去世,可他看起来似乎一点也不伤心。在最开始的几次心理治疗中,作者一直试图和他交流,可他一直保持沉默。丹尼并非感受不到痛苦,只是他把痛苦都锁了起来。作者说,“感受不到痛苦的人也无法感受到快乐”。可丹尼说,“我没有快乐也能活”。
在他的故事里,我感触最深的是四点:
一是人格解体。丹尼5岁时,恰逢加拿大政府对原住民文化的大清洗,被送到寄宿学校,被迫与双亲分离,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甚至遭遇了持续几年的来自神父的性侵犯,而他无处可诉。于是,他采用了“人格解析”这样一种心理防御手段,隔绝了自己的全部情感,因此感受不到悲伤,也感受不到快乐。
二是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作者把丹尼从冷冻状态缓慢解冻出来,解决了他的第一个问题:被压抑的情感。但随之而来的是又一个新的问题:抑郁情绪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丹尼之前被压抑的情感一下喷涌而出。他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意识到自己童年时代最糟糕的部分不是虐待,而是绝望至极的孤独。为此,他开始了新一轮的心理治疗。
三是不同文化对健康的心灵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为治疗丹尼,作者特地去了解了克里族人的文化,也了解了丹尼为人处事的一些方式以及某些情绪的根由。“原住民以身作则但不干预,而白人则主张积极主动的教导与塑造”、“他们不与他人竞争或炫耀自己的功绩,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就不会让他人感觉那么糟糕”、“他们不会用愤怒来教导孩子,而是通过戏弄、羞辱和奚落等方式对待孩子”。
四是集体创伤与代际创伤。原住民都经历了相同的创伤——失去土地与生计,在寄宿学校遭到性虐待与身体虐待——而且对于原住民的身份都持有相同的自我厌恶。这也是一种在好几代人之间不断延续的创伤:许多被送去寄宿学校的孩子都受到过恶劣的对待,这导致他们在成年后对于如何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无所知。集体性的创伤需要集体性的疗愈。
4.
来访者艾伦娜提供了一份“呕吐清单”,上面列的全是她频繁遭到侵害导致的触发点。在这个故事里,我感触最深的也有四点:
一是来访者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遮掩。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治疗来访者的过程就像是在破解谜团。就像读者会在文学作品中遇到不可靠的叙述者一样,心理治疗师也会在办公室里遇到类似的情况。“不能一直信赖来访者对事件的描述”。
二是用好“此时此地”。作者教艾伦娜运用格式塔疗法中的“此时此地”原则来强化自我意识、确立边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她必须在当下而非过去的场景中进行演练。
三是学会表达愤怒。作者告诉艾伦娜,学会表达愤怒是她的生存工具箱里需要的另一种技巧。愤怒虽然声名狼藉,却是一种谈判手段,能帮助我们维护自我并有效地表达。愤怒是一种信号,能表明我们希望得到不一样的对待,这一诉求本身很健康。
四是心理治疗会帮助人成长,这种成长有时也会造成某些间接伤害,其中就包括结识新的伴侣和朋友,脱离原有的那些人际关系。当一个境遇坎坷的人有所改善,会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时感到巨大压力。“艾伦娜此前就像一只被关在小笼子里的老虎。尽管生活犹如地狱,但她对自己的每一寸空间都了如指掌。老虎被释放后,不仅对丛林感到恐惧,对丛林中的生活也一无所知。我猜想,她经历各个发展阶段的速度太快,这导致她难以在心理上真正领会需要掌握的内容。”当她不得不将那些从长远来看对她不再有帮助的防备通通卸下,这样的改变同时也让她变得很脆弱。病情好转不仅意味着卸下往日的防备,导致压力倍增,而且长期缺乏自我意识又备受忽视的来访者在危机中也常常不知道要如何寻求帮助。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应当获得额外的照顾,自身的绝望也因此不为人所知。
5.
来访者玛德琳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是个工作成瘾者。她富裕、美丽又才华横溢,却和一个差劲的男人在一起,还怕自己被抛弃。因为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个怪物,而怪物不值得拥有幸福。即便事情进展顺利,还是早晚会出岔子。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作者发现玛德琳的母亲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她蓄意向女儿灌输自己的想法,让后者相信自己就是个怪物。当玛德琳意识到母亲不爱她错不在她后,她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就此被卸了下来——玛德琳并非讨人厌的“怪物”,而是她的母亲无法给予爱。
在这个故事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五点:
一是完美主义可能是一种“病”。严苛的完美主义标准并不会培养出有益的职业道德,却会催生出对工作成瘾的行为。而工作成瘾也是一种强迫行为:不停地工作,是因为一旦停下来便会感到焦虑。
二是心理崩溃的背后有真相。玛德琳在心理治疗中一度崩溃,她的崩溃展现了强迫意念的本质:就根本而言,那是一种防御机制,避免来访者看清真正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真正让玛德琳害怕的是爱与被爱。“爱”这个字对她来说意味着受到抛弃、失望和背叛。
三是心理治疗不可操之过急。眼看进展顺利,玛德琳却忽然放弃治疗,因为作者“解读过度”“过早透露了自己知道的内容”。作者说,“探索无意识领域有点儿像是深海潜水。我们不能太快浮出水面,而是要逐渐适应越来越浅的水深,不然就会得减压症。玛德琳就患上了心理上的减压症。我以过快的速度抛给了她过多痛苦的内容。......展现自我的脆弱面是勇敢的终极表现。这不仅非常可怕,也成了心理治疗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原因之一。心理治疗师不能猛然扯掉来访者毕生建立起来的防御,必须慢慢将其剥下。"
四是反移情。在对玛德琳的治疗过程中,作者无意间将自己对已故父亲的感情转移到了比她年长二十多岁的玛德琳父亲身上,以致于她对玛德琳的心理治疗造成了影响。有业内专家提醒她,做为一个拥有二十五年执业经验的心理治疗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反移情,意味着她与父亲的关系之中存在情感创伤,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太稳定。
五是无意识很有力量。在此书最后,作者指出她治疗过数千名女性,却在无意识中选择了这三个成长经历——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和她相似的女性,难怪她会感到和她们有共鸣。这是心理学家受无意识掌控却毫无察觉的一个完美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