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The First
我对教师行业没有恶意,我的心里一直就认为教师是天底下可爱的人、可敬的人!
记得我小时候,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里就读。那时,全校有一百多名师生,而我是学校里的学霸。
说是学霸,也只不过是在二十多人的班级里学习成绩第一名,后来出来镇上的大学校里,第一名就拿不下来啦。
一生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是,那时我亲爱的老师蹬着凤凰牌着自行车,让弱小身体的我坐在前支架上,到镇上的中心学校参加各种学习竞赛。
前几年,老师驾鹤西去,着实让我心痛了一把。
应该说,那是老师留给我一生中最深刻的印象。即使在后来的后来,遇到不贤不淑的老师,也改变不了我对教师最初的看法。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补课这个词,便风靡全社会。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的待遇尚是很差,他们在学校上完课后,还要回家参加劳动。周末、暑假与寒假,老师们几乎变成了一位职业的农民,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着。
如今,教师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队伍也更新换代为新一代的青年,他们当然不需要、也不愿意再回到田间地头参加其它劳动。
如果要创造更多的财富,要成为新的斜杠青年,老师们则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补课自然是一项最好的选择。
有人夸张地说,一位教师单是用业余时间补课赚到的收益,超过在学校正常任职的收益。反正我没有去核查过,我的孩子至今上到初三年,从未补过课,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太相信。
但我却清晰地看到,当地小镇上的一位教英语的老师,十来年的教职时间,家里一步步地购买了轿车和两套房产。如果单靠那一点阳光工资,这些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他买中了彩票。
NO.2
The Second
2、
按照官方的说法,补课好像是禁止的。但禁令如同一张废纸吧!从来就没有认真去贯彻与执行过。
应该说,在课外时间,老师又兼职补课的业务,是教育部禁止的一种行为。
而事实上,社会上补课的现象多如牛毛数不胜数,难道那些教育部监察部门是眼睛瞎了吗?我猜测,应该是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我们的现行的法律法规与某些规章制度,在台面上、在文案上说得头头是道,私底下却胡乱得很,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果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不能去认真贯彻与执行,还有什么意义呢?真不明白那些职能部门,领着国家的薪资,在干些什么事?
NO.3
The Third
3、
一位家长曾经这样说,孩子成绩不好,补课是必须的啊。
如此说来,补课是一种刚需,是学生与家长的强烈的迫切的要求。而教师只是顺应了这个社会的潮流,只是完成了学生与家长迫切愿望。
我认识一位老师,每逢到了假期,还未等到他宣布要办起补课班,就已经有一堆的学生家长找上门来,要补课吗?要补课吗?
我就打趣地对他说,生意兴隆啊。
这样的现象,足以说明补课是一种市场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供求则需要达到平衡嘛。
老师们利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用业余的时间去赚点外快,理论上是一点都没有错误的,他们只不过是满足这个市场需要而已。
况且,这个赚外快的行为是双方自愿的,他们没有去强制或强迫学生与家长,双方合作起来都很愉快,一切显得非常合理与合情。
NO.4
The Forth
4、
作为家长,有时候会有一种担心: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参加老师的补课,如果没有让老师赚到所谓的外快,在学校的课堂上,会不会遭到老师的冷漠与歧视?
这种担忧,估计很多的家长都会想到。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
老师也是人,我的孩子让你补课了,我给你交纳了补课的费用,你总得让我的孩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吧,你总不能像往常一样没有半点起色吧。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老师在接受了学生家长的补课业务后,在课堂上对参加补课的学生适当给予关照与提携,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
这种情况发生后,补课的味道就变了,学习的氛围也变了,在学校里的教育公平性也会发生了倾斜。
归根结底,补课虽是一种市场需求,但它却会严重地导致教育的公平与纯洁性。
5、
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把补课的业务也正规化管理起来。
你要知道的,教师在漫长的假期内,如果不做点什么事,是很孤独与无聊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回到乡下与田间去干农活,他们有时间还是想继续创造价值与财富的。
总该让他们有个事情可以干,可以正大光明与合法合理地去干。不然,漫长的假期里,天天看书写字吗?
这个社会如此烦躁与浮躁,你真要憋死他们啊。解决几千万教师的假期工作,应成为有关部门考虑的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