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从中来看自己的模式。
昨天24小时,今天下夜班。本应骑电动车回家。突然想起来电动车电快没了,昨晚忘记充了,得赶紧拿电池充电。结果,却怎么也找不到电动车钥匙了。几乎把值班室翻了个底朝天,依然没有找到。
通常,我会锁了车,手里拿着钥匙,走上三五十步来到值班室,把钥匙,手套,口罩放在桌子上,然后穿白大衣去接班。可是,今天,桌上只有手套,口罩,却不见了钥匙。
我找了桌子周围,抽屉,甚至把桌子搬开找,依然没找到。然后是各种翻,口袋,包,床铺,依然没有。似乎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看到。期间还跑到电动车那儿看是否没锁车,或者钥匙是否落在车子周围了。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最后,我几乎断定,钥匙肯定是被昨天下夜班的同事拿走了。大家都说她有点迷糊的。她夜班起来几次,估计没休息好,头脑有些混乱。于是,我给她打电话,问她是否拿错了钥匙。打之前,有点紧张。好像是自己已经排除了所有可能,只有这一个可能了,不是可能,在我这里,应该是断定了。
同事态度很好。她说没有看到我的钥匙,以前我的钥匙都在桌上放着,这次没看到。还纳闷我是怎么来上班的呢。我不信她的话。我的钥匙明明在桌上,她根本就没有留意吧。不过,她还是看了她的包,说没有我的钥匙。我还想,也许在她口袋里呢。我旁敲侧击,我再好好找找,你也看看包,口袋啥的,有没有。
挂了电话,依然觉得就在她那儿。但是她不认真找。甚至想,她会不会找到了,不好意思说拿了呢。想着就把车子放在值班室里,等她上班,让她帮我找,顺便再把钥匙还给我吧。
这种断定的思维很可怕。几乎让我不再想其他的可能。尽管有那么一闪念,我会不会锁了车,就把钥匙丢在了地上,没有发现?可是我断定,三五十步的距离,我不会把钥匙丢了的。
没有办法。只好想退路。家里还有一套钥匙。只好公交回家。三天后上班再来骑车好了。只是这三天,没有车子,感觉去哪里都不方便,特别是接送孩子上学。可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结果,下班时,背着包走出值班室,碰巧遇到了一位保洁人员正在忙碌。我随口问,师傅看到了一串钥匙没有。出乎意料,他说,的确有一串钥匙。病号捡到了,不知道是谁的,给他了。
就这样欣喜地拿到了钥匙。很感慨,自己怎么就把钥匙掉地上了呢?一定是带着手套没有拿牢,掀门帘时蹭掉了。唉,还是因为上班匆忙了。本来不用管孩子,不用做饭的,结果临出门,发现一家子的棉拖鞋脏了,乘着一家子一天多不在家,赶紧刷了。明天就可以穿干净的了。于是,就又成了匆匆忙忙了。
哎,昨天还沾沾自喜自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进门就把钥匙放到门口鞋架,出门必拿钥匙,拿包前看一下包里有没有手机。再也不会下了楼发现车钥匙,手机没拿了。今天又发生了这样的事。
提醒自己什么呢?最近太忙乱了。要稳住。有些事情,不紧急的可以先不做。锁车后,钥匙要随手放在包里。收拾整理好。再做别的。这些看似小事儿,实际上,往往细节决定成败的。
还有,这次找钥匙的过程。自己一根筋地认为屋里没有,就一定是同事带走了。翻箱倒柜地找时,也没有真正去回忆每一个流程,可能的细节。还是考虑不周到。一刀切。
另外,云燕提到的,受害者情结。感觉遇到问题时,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是受害者,是受委屈的一方。却不去关注,到底是因为自己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后来还有更要命的。骑上车子,发现电量在最后一格,还闪着红灯报警。要骑10公里的路程。最后是连骑带推,用了70分钟,终于到了家。充电。路途远时,一定记得要充好电,不要偷懒。
此刻,浑身酸酸的,疲惫的感觉。哎,这个周末过得。记住这个教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