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里总有些这样的人 —— 每天没什么实际工作量,自然也没法为组织创造实际价值,可这帮人却特别需要刷存在感。另一边,其他同事每天为各类改善、成本节约忙得焦头烂额,而这些没什么事做的人,却总把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放大,就靠这种方式刷自己的存在感。刷存在感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一行为,还把一群高薪管理者的注意力给 “收割” 了!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本就有限,管理层的注意力被这样白白消耗,才是工厂最大的损失 —— 导致他们没精力去做高价值、贡献度高的事。
一位刚加入公司没多久的部门经理,嘴很会说,做事能力和推动事情的能力却特别弱。遇到事,他只从自己的职业安全出发,用教条的方式处理工厂事务,完全不考虑这种狭隘思维会给他人、给组织带来多大损失。处理很多事时,他还会教条地生搬硬套法律法规,当作日常行事的唯一准则。毫无疑问,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每个组织最基本的要求,但有些法规的定义本就有多种解读,每种解读都能对应不同的措施和解决方案,而这些措施和方案的成本差异,往往大得惊人。作为工厂管理者,显然需要综合考量,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可这位经理偏偏没有这个意识。
遇到问题时,他自己没能力找到解决办法,也推动不了事情进展,但他倒 “聪明”—— 会去找对应部门的负责人,让对方来主导处理,自己只当个配角 —— 数据记录员或信息收集员。这其实是公司最大的损失:付着高薪的部门经理,既不能独当一面,遇到事还爱推诿,甚至习惯性说:“我已经通知相关部门经理了,你们要对结果负责!”
退一步说,推诿能接受,不能独当一面也能接受,甚至刷存在感都能勉强接受,但靠刷存在感去收割其他部门经理的注意力,这绝对不能接受!
这样无能又无知的部门经理,必须尽快从团队中清除,免得组织遭受更大、更多的损失!要知道,作为公司中层管理者,本该心系公司发展,时刻为组织战斗做好准备,练就一身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