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欧洲投奔丈夫徐志摩,不料遭遇丈夫嫌弃和冷落,意外怀孕丈夫要求她打胎。怀孕两个月,她被丈夫甩包袱一样抛下,丈夫一声招呼不打就离家出走,急急奔向另一个女人林徽因。
这个在婚姻里受尽折磨的女人不是别人,她是风 流才子徐志摩明媒正娶的第一任妻子,大家闺秀张幼仪。
而在他们婚姻存续期间,徐志摩疯狂追求的女人就是林徽因。
徐志摩想娶林徽因,就必须跟张幼仪终止婚姻。在徐志摩三番五次的要求离婚的情况下,她决然签了字。徐志摩心花怒放,不但在报纸上进行了官宣,还立马向林徽因汇报,不料林徽因却拒绝了他。
1915年,张幼仪的婚姻,是由政界比较有影响的二哥张君劢把关敲定的。两家都是大户人家,门当户对。
虽然张幼仪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在婆家尊老爱幼,贤惠温顺。但是徐志摩一直视妻子为“土包子”,不正眼看她一眼。
完成最基本的婚姻义务这种事,也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期望罢了。
1920年徐志摩留学国外期间,张幼仪的哥哥要求徐志摩将张幼仪接到国外团聚。
张幼仪意外怀孕时,徐志摩逼着她打胎不成,又提出离婚,见妻子不答应便离家出走,去和林徽因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张幼仪孤苦伶仃,万般无奈投奔哥哥。她先赴巴黎后又去柏林,生下了他和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可产后没几天,徐志摩就逼着她在离婚书上签字。
张幼仪彻底清醒,义无反顾,结束了这段无爱的婚姻。
从此,她从痛苦中奋发,去当地学院进修,刻苦学习自我生存本领。几年后,她回国办起服装公司,又出任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副行长。
她不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照顾徐志摩的双亲,精心抚育他们的孩子。在徐志摩去世后还整理出版了《徐志摩全集》。
而徐志摩在逼妻子与自己离婚后,却把离婚事件炒作得沸沸扬扬,惊动了整个城市。他不但在报纸上发离婚通告,还言称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他在官宣离婚的同时,热切期待离婚后能娶到林徽因。
离婚事件成了徐志摩和张幼仪走向不同人生的分水岭。
离婚后的徐志摩满腔热情去追求的心仪女人林徽因,却为了避开他悄然回国,不久就嫁给了梁思成。
因为林徽因过后冷静思考,她觉得虽然他们二人能在心灵上碰撞出火花,但她不想让爱情被他人诟病,她觉得徐志摩做自己的丈夫不合适。
所以她便随父亲回到了国内,她选择了梁思成。
林徽因的抉择或许是理智的,美好的爱情,不应该有太多的瑕疵。
徐志摩追求未果,后来他又看上了朋友的妻子陆小曼,还被朋友追杀过,最后是这个朋友想通了,放弃了这段婚姻。他在父母的反对下娶了陆小曼。
与陆小曼成婚没几年,一次,徐志摩搭乘一邮政飞机去北京,急着要参加当晚林徽因的建筑艺术演讲会,不幸因飞机失事遇难,当时三十四岁。
再看张幼仪,经历离婚没几年,在国外,她又痛失3岁的二儿子,但挫折练就了她的坚强,她涅槃重生。
以前她活得战战兢兢,在徐志摩面前隐忍顺从,却不得尊重,使自己跌入人生的谷底。伤痛唤醒了她,离婚后,她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相比张幼仪的大度与风光,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因为要满足陆小曼挥霍奢华的生活,他经常要搭乘货机去北大讲课,贴补家用。他身兼数职,疲于奔命。
一个折腾不休,疲惫不堪。一个温润如玉,生命绽放。
张幼仪50岁时嫁给了一位中医,重新收获了爱情。她于1988年在纽约去世,享年88岁。
对于徐志摩,不懂尊重也好,薄情寡义也罢,张幼仪始终没有指责他。
她一直照顾徐志摩的双亲,单独抚养着大儿子。徐志摩去世后,她主动办理安葬事宜,并接济过陆小曼。她不计前嫌,在世俗的滚滚红尘中活得云淡风轻。
回过头来看徐志摩,有风花雪月的诗也有浪漫不休的折腾,他热衷于疯狂演绎自己的爱情闹剧,结局令人唏嘘。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这句咏兰花的诗用在张幼仪身上恰如其分。
张幼仪在离婚之后找回了自我,开启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幸福绵延,自然终老。
【领悟历史 读书有味】
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应该有所思考:
1、一个人心里缺少“责任”二字,只追求逍遥浪漫,幸福往往悄悄从身边溜走。生活需要认真辨识,有时抛弃的恰恰才是最珍贵的。
2、张幼仪伤痛中奋起的精神,也在告诉千千万万的女性,幸福不能靠讨好和祈求获得,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才能照亮前行的路。
3、婚姻需要同步成长,如果被另一半的脚步落得太远,就很难追赶。
写于2022年8月25日
你对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怎么看呢?欢迎关注及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