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其中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一.通过情境和课前测,揭示课题
以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6个鸡蛋要用多少时间。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得出要看锅的大小,同时煮比较省时,一道题中条件是很重要的。接下来通过课前测了解学生的学情,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1.从烙2张饼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由学生的答案作为选项进行选择,并挑人说明理由。
通过比较两种方案,得出结论6分钟就可以烙好两张饼。能同时烙的尽量同时烙,这样比较省时。
2.让学生借助2张饼的经验,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三张饼的烙法,在小组合作后进行二次作答。
经过二次作答,变更做多的是12分钟和9分钟,通过挑人的功能让学生说自己的烙法。
让学生在思考两种烙饼步骤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两种方案烙饼时间不同?让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发现交换时花的时间少,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在烙,所以节省时间。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合作中领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3.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不借助实物,猜想自己想研究的张数,并让学生说出他的方法。
在学生汇报时,我特意按学生回答的顺序填写而没有按饼数顺序填写,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作答。然后填写完表格后,再让学生从表格中发现饼数和时间的关系。多烙一张饼时间增加3分钟,饼的数量乘3就是烙饼需要的时间。此时我追问烙一张饼和2张饼需要多少时间?两个都是3×2意义一样吗?让学生说出一张饼时每面都要烙,每次只烙一面,有一边是空着,而烙两张饼每次都有两面在烙,所以都是6分钟。当学生出现烙5张饼时,我追问他的方法,一位是全部都交替烙,一位是2张同时烙,另外3张交替烙。让学生体会同样都是15分钟,第二种方法更优化。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当烙饼个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个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交替法烙,这样比较省时。
三.练习反馈,体会思想
本题首次得分率为52%,同桌讨论后得分率为92%。从这个数据看有部分孩子对于交替烙还是不太理想,在课后要关注变更的同学。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本,能够体现学讲课堂的模式。在课堂上能够尊重学生,也能够根据麻吉星的数据进行下一步的教学。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善于抓住学生的生成,在小组合作时出现不同的错例,没有及时把握好。
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较好地结合,很好体现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依旧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