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局势,不在力耕。在交易的世界中,策略和技术永远是末流,智慧才是第一流,可惜太多人舍本逐末,在想暴富的道路上落得粉身碎骨。
斯坦利克罗是普通交易者的朋友,他的书我每读一遍,交易时心里就会安稳一些。同时希望读这本书的人有空可以去看一看网上一篇有关交易的帖子,是一名名叫专一投资的网友写的《大局观》,这篇文章我读过了不下20遍,文章的核心思想与这本书所想表达的非常契合。两者结合起来读一读,才会明白为什么普通投资者想赚取超额利润,只能与趋势做朋友。

普通人要学会如何投资,而不是去投机,毕竟你不是利弗莫尔,你不会复刻传奇。普通人想在交易中获取超额利润,他只用关心一个如何物的两个维度就行,一是成功的概率,二是成功的比率,如果做一件事情赢的概率高,出现这类事情的比率也高,那这件事情就值得反复去做,如此一来便可“积小胜换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而在交易中,这类事情指的就是趋势,趋势是普通交易者的明灯。
不要寻找交易中的圣杯,那是不存在的玩意,想开发一套完美的交易系统,然后就毕其功于一役,躺着数钱,那是病,得治。这也是我为什么放弃了量化交易的原因,一方面的确是因为自己的智商的确不行,二来策略的时效性实在是太短,重新研究新策略真的是费时费力,这个钱确实该文艺复兴机构里面那帮天才去赚。对于我自己,还是遵循简单的交易原则,找到合适的机会入场,借势才是上上之选。
普通人要放弃短线交易,那些来来回回进进出出的短线客是无法摆上台面的,我一点也不羡慕那些几个月能把利润做到几百倍的炒客,因为他们99次的成功都扛不住一次失败,试图控制市场并想掌握一切变量的人迟早会被反噬。普通人做交易需要的是中长线,轻仓位,弃杠杆。
为何是中长线?因为短线趋势不能被预测,也为了防止我们在交易中进进出出,不要迷失在混沌中,克罗和利弗莫尔都秉承同一个原则,就是钱不是在每天的忙碌过程中赚来的,而是靠稳如泰山坐得住的功夫赚来的;为何要轻仓?因为可以让我们承受更大的损失,对损失的恐惧也会减轻,不会因为小小的波动而恐慌,提前止损出局从而错过趋势,本来短期内就是无序波动,把止损点设置的那么严苛也没啥用;为何要去杠杆?也是为了心安理得,扩大交易时的耐受能力,如果你的持仓无法让你安心睡觉,就选择一个能让你安心睡觉的仓位。我们做交易一定要有个正常良好的心态,不要让恐惧主导了自己的生活,搞的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要明白作者所提倡的观念是,做交易就是为了赚大钱,然后好好生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时时刻刻地去捕捉微观的变化是无用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就是无序波动。布朗运动即真理,量子纠缠也存在,上帝是掷骰子的,在随机性主导的交易世界中,我们能做的是观察而不是去控制,唯有看清楚大势才能做成大事。
所有的交易策略要遵循 KISS(Keep it simple,stupid)原则,这就是克罗先生的核心思想,拒绝复杂,这与道家思想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一致的,看清楚主要趋势就行,不要每天去交易,不要在乎大势中的波动起伏,更不要去专研一些过于复杂的技术和操作手法,要明白越复杂的交易系统适用范围就越低。
对趋势的理解不深刻不行。趋势本质就是不可逆的大势,是市场中的真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无论你分析多好,逻辑多严密,市场要是不认那就是没用,你再能抬杠还是输钱。宏观可不是微观的简单相加,即使你抓住再多的因子,也不一定能看清整个局势,找到森林才是关键,而不是看到几颗好看的树就觉得此处风光最美;趋势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在过程中会有很多反复的过程,但是一旦趋势形成,就很难掉头。
有人会问,那当基本面和技术面发生背离的情况下该如何决策,其实克罗的意思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再独自思考和检验。还是那句话,趋势一旦形成后,那就可不是单靠几个基本面利好或者几十亿资金就能逆转已形成的趋势。
比如,当价格如果长期处在20日的均线以下,一旦重新越过了20日均线并连续几日站稳后,就开启了上涨的趋势,后面除非趋势走完,否则就很难再跌下去,反之亦然。
作者也再三强调交易者一定要学会克服自己的情绪。太多人败于情绪而非系统。克罗提到了一位优秀交易员应有的品格,那就是承诺,纪律,信心和勇气。这些品格虽然无法保证你一定获得成功,但却能让你免于失败。要知道大部分人连这些基本的品格都没有,还妄想获得成功,就非常搞笑,毕竟这些都是我们能保证自己下限的重要因素,这些都无法做到,遑论上限。等待趋势和熬过亏损是漫长且痛苦的,但是这是基本功,这点恒心和毅力都没有,那交易可能真的不适合你。

在日K大势的浩浩荡荡中,寻找趋势,这就是获利的准则,趋势交易本身也没有太多秘密。
最后回到本书中一开始的那段话,“我们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即使不能锦上添花,也能全身而退,在落日余晖中架着快车,驶向古色古香的老屋或豪华游艇,同时还拥有一个彼此互相关怀的人际关系世界”。
大家这么努力赚钱,不就是为了好好生活,愿过程配得上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