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前日受朋友邀请,赠送了一场心理互动体验剧的门票,演出是由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主办,由于一直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刷他们参演时的照片,又是“心理剧”这样的载体形式呈现,难免让我受宠若惊,抱着为朋友捧场外加学习的心态早早赶到了小剧场。
前三分之一的剧情展开铺陈不错:留守儿童小艺得到消息,已经六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父母,今年过年又为了加班不回老家看她们了。作为一个初二的女生,场景中用灯光交互明暗的方式展现了她的内心:
小艺内心一:“他们又不回来了,怎么办呢?他们也为了我好,我要乖。”
小艺内心二:“他们又不回来了!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我,他们算什么父母!”
(以上语言为台词大意)
当出现这一幕时,我为导演默默点了个赞,这是一个正常人“超我”和“本我”的对话,“超我”用那些“大道理”来说服自己,而“本我”根本是已经恨意满满,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哪个不是经常这样跟自己对话?这样的对立才能统一出一个真实的小艺,她乖巧懂事,为爷爷奶奶承担了很多家务,自己由于思念父母而上课开小差但出不敢直接表露心迹,细微处已经能让台下的观众体会到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之后,主持人邀请嘉宾进入了互动体验环节,前后依次有两位嘉宾参与了体验,嘉宾的任务是作为乡村志愿者拜访这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跟孩子聊天,解决孩子的心理困惑。第一位嘉宾的风格非常具有代表性,他是上海第一财经的主播黄伟先生。不愧是名嘴,他参演的整个过程都在试图说服小艺和她的爷爷奶奶,看得出他很用力,最后的方案——出钱给小艺全家去上海探望父母,基本是强买强卖的。整个过程,小艺并没有张口说过一句话。明眼的观众都明白问题卡在哪里。显然,这是一个站在自己立场上强行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帮助,而没有打开小艺的心。但任务结束后,黄伟回味其与外婆相濡以沫的片断,却真诚的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第二位嘉宾用了个换汤不换药的思路,依然失败。
接下来是正确答案:主办方即公益机构的代言人上台为大家示范。
这也是我感觉不舒服的开始。
这个女孩子满脸堆笑的上场,并且嗓音甜腻,她到小艺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一手把小艺紧紧的搂着一手紧紧搂着奶奶,一家人似乎是被她强行圈在了一个圈里。照着我原来的思路,这时候应该有大量的共情出现,公益人应该把小艺内心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和压抑的渴望都先表达出来,但显然公益人在赞扬了爷爷奶奶后,直接暴力的让小艺进入了“疗愈环节”——与奶奶拉手四目相对,并开始念了一首诗咒:“开满玫瑰花的眼睛,是你的眼睛,是我的眼睛,是我们相映的深心……”。然后在这样的诗咒下,一家人哭了起来。
接着志愿者又直接打电话给小艺的父母,引导小艺在电话里大呼“我爱你”。可能是职业病犯了,此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在小艺重复了无数遍“我爱你”时,我内心都无法有真实的触动,我的身体在告诉我,如果这是一次真实的心理辅导,在这个时间点说这个话是多么的不合适!然后也有一刹那,我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是这个演员脱口而出说了另一句:“我想你”!
“我想你”——这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六年没有见过自己父母的孩子更想说的话吗?我侧脸望着同去的女友,她和我一样皱着眉,我对她说:“是不是应该说‘我恨你’更合适?”她头点得跟个拨浪鼓一样。
最后一个环节,是该剧主创人员和嘉宾一起互动来解说这个剧情。他们解释道,这是由真实的留守儿童的事件改编的,而志愿者与前两位嘉宾不同的方式在于她去挖掘出人类内心深入最深切的渴望:爱。让爱可以流动起来的,是那个玫瑰花的诗咒。主持人讲到这里时,我已经预感到了“某些”心理课程的精典环节,我便起身离场了。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丽瑗有话说
我好友服从组织任务参加过某知名的心灵课程,有一个环节是在密闭的几天几夜的自我检讨自我批判后,大家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身体,此时室内灯光黑暗,每个人都在精神脆弱的时候沉静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而待耳畔的音乐响起时,大家缓缓睁开眼睛,却突然发现之前介绍自己进入课程的朋友或亲人就站在自己的眼前,很多人在已经精神崩溃之时看到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抱着痛哭。我好友告诉我,他的第一感受是觉得被侵犯了(介绍他来的是他的客户),他有些错愕,甚至有点生气,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自已是否不懂感恩的怀疑。然后,在主办方的“大爱”的呼唤下,大家拥抱在了一起。当感动刚刚开始滋养时,主办方和课程介绍人紧接着出来推销二阶段的课程了。我的好友刚刚动了的凡心又一下子拔凉了。
是,我们人类得确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去一个个解决得确太麻烦,让人看到内心深处的爱,唤起这份爱可能就是解决问题平衡人性的最终秘决。但是!总是哪里不对,不是吗?
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本我的“爱”已经上升到道德的超我层面:
“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老公原谅我?”
“用爱!”
“那我具体应该怎么用爱?”
“让爱流动起来!”
“那到底咋流动啊?”
“当你发展出心底的爱时,爱自然会流动起来。”
(如果你去上的课程有人这样对你教导,你可以扭屁股走人,如果不退钱你至少打他一顿释放一下愤怒也好。)
这就是套路。无论你说什么具体问题,他都没有认真的倾听你,他只给你标准答案:爱。你解决不了就是你没有爱,你连爱都没有,你是不是low爆了?!
如果这部剧或者类似的课程,不以心理学的名头冠名,我一句话也不会说。但正因为我是心理从业者,更有义务去捍卫这份尊严。用暴力的爱去弄哭人,并不废力,你唤醒的只是当事人内心的伤痛,往往在这样的暴力的爱的唤起下,人是相当脆弱的,并不是我们在台下看到的这样四目相对拉个手就能解决的,疗愈的工作可能会艰苦而漫长。
我并不质疑一个公益机构这么多年热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动机,相反,我无比尊敬,正是由于职业需要,我们也会从事大量此类工作所以才能体会真正的公益推进起来多么的繁琐和累心。但毕竟是以关爱“人心”为目的公益活动,我希望真正的公益并不会像台上所展现的这样“假”,能真正的贴着人心做工作。留守儿童的问题,远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如果在面对所有的孩子的问题时,都用一刀切的诗咒或者表达“我爱你”,是很难读到孩子心里真正的问题的。试想,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因留守被性侵而郁郁寡欢的儿童时,你觉得这时还让她去想像你的眼睛里开满了玫瑰花,还要对家人表达“我爱你”真的合适吗?而这个孩子在没有十几次深入的谈话之下,你是不可能知道她背后的这些故事!
什么时候开始,“爱”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作秀的手段,一种商业的噱头。“做爱”也成了一种商业模式,仿佛要做得惊(ba)天(ren)动(nong)地(ku)才是成功的标准。这些都没关系,愿打愿挨而已。
还是这句话,如果要套“心理”的名头,请务必保证一定的专业性!恳请三思!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