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仙

郑重说明:文章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一个鲁西北糙汉来说,一年365天吃馒头,吃面条是吃不腻的。馒头,面条皆为小麦碾成面粉做成。贾平凹曾写过:北方人阳气重而喜食状若阴器的麦子,南方人阴气盛而喜食形若阳具的大米。对于我来说,小麦是必需食,大米是换味粮。奈何着换味粮却给了一段曲折不断的故事。各位看官,请跟着我的想像,走入米仙的故事。

从来说:“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家喻户晓,这里提及是因为,大米或者说是稻米,第一次被送入人们的腹中,神农功不可没。相传,神农氏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臣服黄帝。黄帝沿黄河发展部落,炎帝沿长江发展部落,致使现在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各位看官,发没发现问题,你看黄帝打败炎帝,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而不是黄炎子孙?因为啊黄炎很容易被读作谎言,我们是谎言的儿子,那不成了说瞎话的了。叫起来不好听故而改做炎黄子孙。说个笑话,其实炎黄子孙是后世子孙为了尊敬炎帝和黄帝这样叫的,为什么要把炎帝放在前面呢?黄帝武力保卫人们,捍卫和平,炎帝他老人家尝百草拯救世人。

你以为炎帝尝百草是为了治病吗?不是或者说是不主要是,炎帝尝百草是为了寻找适合当时人们生存的农作物。黄帝打败蚩尤以后,四海升平,人口有了井喷式增长,单靠打猎采摘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生存需求。人们将来吃什么,如何生存成了一大难题,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炎帝最终发现了五谷:稻、黍、稷、麦、菽;并根据多年的观察,掌握了她们的生长习性。炎帝就把耕种五谷方法,教给了人们。炎帝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的吃饭问题,并影响至今。从历史长河来看,黄帝是当世第一,炎帝却利民千年。为此后来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讲故事就是要把前因交代明白,下面进入正题引出本故事的主角,稻米。五谷以稻为首,为什么?大禹治水前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们安居乐业不久,谁知一场大水,搅闹的民不聊生,尸横遍野。一时间水灾为患,人畜田户漂没无数。

开辟以来一丛稻子,自经神农氏发现后,移植高处精心培育。此丛稻谷不比凡稻,自从长成经年累月的绿未曾结穗。神农氏仙逝以后,人们期待其结穗,时时对其祭祀上香。香火旺盛,时间久了这丛稻谷竟能朝斗拜星,精修勤练。虽系小小一丛稻谷,已成不坏之身。因其修道已久,法身坚实,在洪波巨浪中,漂流三四千里未有损伤。

大水初到之时,有一处小村庄,大小人口共有两千余,他们都扶老携幼,向高处避难。经过一个地方,两面高起中间有三丈多宽的一条河,蓄水甚深,无论何人均不能涉水而过,幸得本来有座独木小桥,还可籍此过去。不料人多桥腐,大家又争渡起来,用力稍重,但听'哗'的一声,小桥折而为二,许多争先之人都跌入水中,霎时逐浪而去,不知所往。

那时水势越盛,险象越大,岸上众人处在进退维谷的地步,一片嚎哭之声震动天地。人们的哀嚎声惊动了随水漂流的稻谷。稻谷已启灵智,却不能言有心救人却力有所逮。稻谷左右为难之际,看到了夹在人群中的老鼠。稻谷查看明白,伸长根须抓紧河堤,轻摇枝叶,淡淡米香传出。

老鼠们夹在人群中,希望跟随大众,渡水逃命。这时米香传来,一只老鼠闻到如痴如醉,不由得靠近稻谷。稻谷全身抖动,绿叶变黄,稻穗伸出,不一会儿几粒雪白大米飘出。老鼠奋身一跃,吞入腹中。一时间老鼠变成小牛一样大。这丛稻谷生出大米,一时间变得萎靡不振随水漂行几万里,沿江落入一洞天福地消失在人世间。

那老鼠飞奔到那断桥,向着折断处走去,望了望,见那桥身并未完全断落,中间还稍稍有些连着,不过因没入水中,渡不得人罢了。那鼠端详仔细,便奋勇泅水,几步儿爬上那边的半座断桥,一下子到了对岸。老鼠上岸,兀自回头,向这边众人吱吱的喊了一阵,似乎安慰众人不必灰心,我必设法相救的意思。

众人见这么个大老鼠,沿着断桥,先己渡河,心中甚是奇怪。这就是机缘处处有,得缘看天命。人们求生不遑,生死关头谁会在意米香;灾难面前众人皆向前逃奔谁肯回头望,老鼠得机缘向死而生。

老鼠登上彼岸飞奔而去,也不晓得他在什么地方得来一根很长的树干,用牙齿咬着,拖入水中,沿着断桥衔了过来。众人见他来相救,一片欢呼感谢之声,振动山谷。但是光是一根木头于事无补,老鼠向众人点点头,仍旧泅过对岸,飞驰而去。过了片刻,果然又拖来一木,照刚才那样衔过河来。

众人已知其意,齐心协力来帮助他。先把两木拖住,就在原有桥桩上,设法系紧。老鼠也在那边用嘴一钻钻成两个大洞,把两木之端塞进洞内。这样做成一座两条木头的桥梁。众人互相搀扶着,一个个过了桥。

人们刚走完,刚巧上流洪峰急至,接连几个大浪把老鼠打滚下去。老鼠落水瞬间,一团白光从老鼠腹中飘出,落在人群中。人们赶紧收好,原来是几粒大米。一刹间,老鼠变回原形,漂流几百里外,究竟是一个小小动物,一直坠入百丈深潭之内。老鼠救人造就莫大福份,后被神仙所救修炼成仙。无垢道人在《八仙得道传》有叙在此不再赘述。

人们虽然逃避了洪水,然而食物匮乏,各个在山顶等死。这时几粒米,从人包裹中钻出,落入水洼之中,片刻成就了一片稻田。须臾间,稻穗坠杆,人们收货稻谷,熬粥充饥。奇异的是,这些稻谷不仅养活了人类,而且还给山上的动植物带了生机。

大禹治水过后,受过稻谷恩惠的人类和动植物,渐有法力。有法力的人类聚在一起组成了阐教,有法力的动植物聚在一起成立了截教。期初阐截两教,相互扶持分散各地救民水火,教民耕种。

朝代更迭,夏商过后,人类得以喘息不再受战火荼毒。阐截两教的教众修为越来越高,普通人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修为越高对资源的需求越大,普通人民生存发展也需要资源。仙人和普通大众的矛盾愈演愈烈。起先沿江落入洞天福地的稻子,经过千年修养,渐渐恢复了法力。眼看天下即将打乱,唯恐民不聊生。

稻子施展法力,枝叶变幻飘荡空中,收去了阐截二教教众的法力。因其收回法力时,正好赶上周朝崛起,后世人不知起因以此为典故编写了《封神榜》。稻子施展大能收去法力,自己也精疲力尽,落入洞天福地继续修养。稻子收回法力时,把种子留在了世界各地。自此,大米成了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人们安居乐业,起先人类感恩祭祀五谷,后来忘了起因最后演变成祭祀祖宗仙佛。

千年岁月流逝,稻米不仅养育了炎黄子孙还传播到东亚,东南亚等地。几千年过去了,地球上的人口达到万万级,自然科学开始萌芽。洞天福地里的稻子渐渐恢复些许法力。此时华夏国力减弱,稻子看着人们再一次进入水深火热之中,又因其收回法力时,几株稻子沾染了人间因果。稻子没了修仙之心多了济世之怀。稻子集中全部法力,分出一灵真性托生袁家。

投胎时执念向北,这一灵真性转投在北平。这一灵真性本意是在北方教导人们如何耕种水稻。奈何此时华夏大地上,战火不断,人们颠沛流离,根本没心思耕种。这一灵真性转投人身以后,便忘了自己的使命,跟着家人一路南下。袁家小哥,一路难逃亲眼看到人民食不果腹,甚至有些人生生饿死在路边。袁小哥自此立志:长达一定不能让人们再挨饿。

旧社会,人们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说有所作为。还好新中国建立,人们开始安居乐业,袁家小哥忘了小时候的志向成了袁老师。袁老师是带着使命来人世间的,使命逃是逃不掉的。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华夏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起先人民刚刚成为主人,各个干劲儿十足,丰衣足食。奈何天不随人愿,人们过度相信了自己的干劲儿,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危机,新中国的人民再一次迎来食不果腹的危机。

自然灾害愈演愈烈之时,袁老师看到了忍饥挨饿的人们,誓言和使命一下惊醒了袁老师。过去模糊的记忆加上新时代的科学观念的影响。袁老师有了杂交水稻的想法,他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寻找特殊野水稻。皇天不负苦心人,袁老师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袁老师根据这株特殊的水稻,开启了杂交水稻的新篇章。

尽心培育多年,袁老师发现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袁老师,高兴之余,波折顿起,袁老师被迫停止研究。为了让人们吃饱饭,袁老师多次申请重启研究。最终得到允许,袁老师赶紧将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田里,精心培育。秧苗长势喜人,袁老师心里稍微放松一下。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夜里,秧苗尽毁。袁老师心痛欲绝,失望透顶,悲伤过后,袁老师没有放弃,多次找寻幸存秧苗未果。天命使然,洞天福地里剩余的稻子,出现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失而复得心情大起大落的袁老师找到了5株秧苗,5株残存的秧苗,5株自开辟时的秧苗,5株同根生的秧苗。

这五株秧苗10多年里,跟随袁老师转战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袁老师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袁老师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新世纪袁老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长出了水稻,彻底打破了水稻的地域限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袁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水稻增产,且不受地域限制。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可是谁曾想到一株小小的稻谷竟会守护人民千万年。稻谷虽小,育人千年。现在我们不再相信神灵,甚至不在爱惜粮食。稻谷从始至终都没有向我们索取什么。她只是默默的奉献着。风雨来了,她轻摇枝叶,灾难来了她挺身而出。

我们人类呢?现在的小朋友知道大米,吃大米。他们了解大米吗?他们见到稻子可以知道这时大米的前身吗?他们能分清稻子和谷子吗?他们能分清稻子和麦子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是当我们的后辈们,五谷不分的时候。稻子再次转世解救人们的时候,我们还能认出她来吗?

历史的长河中,有谁为大米立专注说?有谁为粮食打抱不平吗?锄禾日当午,是赞扬农民还是赞扬农作物?一块土,一洼水,大米可以茁壮成长。为了让人们果腹,她可以投身滚烫的水里,为了美味她甚至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污泥水中展头角,千压万碾漏真颜。晶莹剔透一白粒,入水变粥更养人。

华夏族传承几千年,有人说开辟时的稻谷根本没有消失,每当人们缺粮时她会再次转世教导人们。我倒希望,我们人类学会节约珍惜粮食,让那开辟之时的一丛稻谷好好修炼,早日成仙。哎,成仙也白瞎,现在人们崇尚科学,谁还会为五斗米上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