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寸暗房,见山河泣血——评《南京照相馆》

午后的风带着七八分的燥热,我一时兴起想要去看场电影,指尖划过手机推送的电影海报时,心忽然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

怀着敬畏又沉痛的心情,我看了《南京照相馆》。

暗房中的红色灯光、缓缓显影的底片,以及日军耀武扬威的照片,这部影片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善恶一一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

那一幕幕揪心又震撼的画面,就像沉重的枷锁,紧紧压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如果说电影是一扇通往不同时空的窗,那《南京照相馆》则推开了通往1937年南京城的沉重之门,让那段浸满血泪的历史在大银幕上缓缓显影 。

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人间变成炼狱,还妄图通过“中日亲善”的摆拍来掩盖罪行。

而吉祥照相馆里: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毓秀等一群普通老百姓,他们为求生存,被迫帮日军冲洗照片,却意外发现了日军屠城的罪证底片。从此,这方小小的照相馆,不再只是定格美好瞬间的地方,而成为了真相与罪恶较量的战场!

阿昌从最初的自保,到目睹同胞惨状后的觉醒抗争,其转变是细腻真实的,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乱世中成长为英雄的艰辛历程;王广海是日本人的翻译,在生存与良知间的挣扎徘徊,又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演员毓秀一开始对日军抱有幻想,后来用生命守护底片,凸显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坚韧与觉醒;还有照相馆老板老金,他平日里普普通通,可面对日军的威胁时毫不退缩,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大家和真相,他的担当令人动容……

他们在恐惧与绝望中挣扎,却依然坚守着正义,为了让世界看到日军的暴行,他们积极谋划将底片运送出去,共同奏响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 ……

这些平凡人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正义。《南京照相馆》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更让我们懂得:唯有铭记,才能更好地前行;唯有珍惜和平,才能告慰那些在战火中消逝的灵魂 !

影片终场的灯光亮起,我带着未散的沉重踏出影院,此刻的风是暖的,街市是活的,连空气里浮动的尘埃都闪着安宁的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