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下雨了整个人都显得特别懒。也不想练琴了,睡觉也睡不着。最近我周围的人都流行写什么长微博啊日志啊什么的,似乎这段时间是音乐人回忆自己音乐生涯的日子。虽然算不上什么音乐人,但是好歹也以音乐人的身份招摇撞骗好多年了。好久没发日志了,姑且也写一写,反正也没什么事干对不对。
还记得最早接触音乐应该是五六岁的时候吧,那时候忘了是谁家,在学校大院里放一台电视,一台VCD,当时DVD应该算是高端产品了吧,一般人家是没有的。非常幸运的是当时还有一张儿歌的碟,于是乎傍晚天刚黑的时候,学校楼上一盏大灯打下白炽灯的那种黄光,一群人就在院子里唱歌。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体会KTV是什么概念吧。过了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唱的怎么样,我觉得一定是有一种γ-氨基丁酸涌上大脑的感觉。不要脸的话这应该算是我第一次走上音乐这条路吧。好吧,我知道这不算。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天赋的人,第一次正式接触音乐还是在爸妈的威逼利诱之下去学吉他。其实一开始我想学的是架子鼓的,那时候是初二,毕竟那种叮叮咚咚晃来晃去在一个初中生看来是比较耍(zhuang)帅(bi)的。但是由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还是学了吉他。我的第一把琴是一把黑色的43寸的缺角琴。当时跟我妈说想要一把黑色的(其实我一直也不知道当时脑子到底在想啥,竟然要了一把黑色的琴,毕竟是男人就该有一把日落色的吉他),于是乎我妈就跑到县府街那里给我淘了一把黑色的。然后就在门口报了一个450块钱包教包会的吉他班。当时觉得还挺便宜。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练琴生涯。
之所以说漫长,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懒。当时回到家应该是不练琴的。于是乎学了三个月还在1234567的弹。然后有一天突然学了扫弦(那时候琴行已经搬了地方,原来的那个房子已经拆了),还记得当时那首歌是罗大佑的童年,学过吉他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吧。于是乎回家就迫不及待的练琴,好像还把我妈吓了一跳。之后就正式迈入弹唱的深坑,一本《吉他自学三月通》似乎就已经把我塑造成一个“高手”了。好像还可以带徒弟,街头卖艺啥的。
真正迈上这个不归路的应该是高二吧……对,是高二。因为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是在学政治必修三,就是文化生活那本书。当时好像有个什么什么十大新兴职业,里面有个电子音乐制作师。其实当时的我傻乎乎的也不知道这个制作师是个啥,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好像是类似于DJ啊或者录音师那样的形象。当时脑子就划过一道闪电(装什么,你以为你是柯南啊),就是这个了,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入了坑。
当时是高中,我也不是艺术生,所以也就没怎么当回事,但是年少轻狂,还是因为这个跟爸妈闹了好一会呢。然后记得是买了一本Cubase的教材(当时入手的是Cubase,结果现在用的是水果,也是蛮奇怪的)。然后自然也看不懂,后来好像还学了CE,好像就很厉害的样子。还傻乎乎的要写歌,然后就四处求作曲(当时还不知道有编曲这个鬼),干了好多现在看起来傻逼到不行的事情,然后就高三了,一轮二轮、一模二模、然后就是高考,稀里糊涂来了山大。
真正有点起色应该是来了大学以后吧,毕竟大学还是相对自由轻松的。
应该说我很感谢我的大学,不是来了这里的话,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呢。真正的转折点应该是在军训的时候吧。当时营里组织中秋晚会,本着嘚瑟一下顺便可以逃个军训的想法,我就报名了。话说这就看出来开学的时候我坚持把我的吉他带来是对的,那时候的琴已经是现在这把Yamaha Fx370C了。然后就名正言顺的各种逃训啊,排练什么的。
非常不幸的事在我一开始演出就发生了,出师不利。演出遇到了各种问题,然后再台上各种救场,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不过演出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这次演出,真正改变了我在山大的命运。
大学里嘛,一定会有吉他协会,这是我来之前就知道了的。但是我不知道还有摇滚山大这个存在。机缘巧合吧,十月份那个摇滚山大我就有机会上场了,因为之前中秋晚会还算是成功,我就被涛哥叫过去临时给他们乐队客串一下bass手。当时演出的是什么歌我忘了,只记得一开始练了一首我很喜欢的heal me,I’m heartsick,就是摇滚校园里面那个。后来没上,好像排了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现在想想也是挺醉的。然后排练了一天(其实也不算是一天,就几遍吧)。就上了,就那么上了!现在还能记得当时被大阳神调戏,虽然当时不知道他是阳神。后来还上了一个能动学院的迎新晚会好像。现在想想,就是运气好吧。
接触电吉他一开始是在某宝上花了600块钱买了一个电吉他“勇士套装”,算是入了坑了,然后就是在协会里,跟着大涛哥大岳哥各种厮混,技术反而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吧。
接下来就是在大学里遇到的最大的事儿了,应该是11月吧,*杰打过电话来找我,问我要不要组乐队,想了想就答应了。然后就在悦园大酒店二楼开了个会,记得当时的成员还是我,杰,晨和健呢。现在健不在了,他似乎一次也没有演出过,排练也没有,现在乐队这些人也慢慢加了进来,当时的十一月乐队也就是正式成立了吧。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乐队第一次的演出是在第十届的摇滚山大上,那已经是第二年五月的事了。当时的排练条件很艰苦啊,我们提着各种设备,每天晚上去实验楼九楼排练,两把吉他,连个鼓都没有,就那么练开了。记得当时上台乐队的贝斯还不是自己的,是跟三胖子借的。那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上台演出,虽然现在看来当时的台风和技术都太嫩,但是总归也是迈出了一大步吧。对了,当时那套600的勇士套装早就不用了,用的是Epi LP和Me70.
那次演出过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好像一口气接了好多演出吧,数也数不过来了,只记得挺开心的,乐队慢慢的在排练中磨合,在舞台上历练,十一月,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再也分不开了。
这差不多就是大一的事了吧。对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第一次接触编曲。当时是报了阿累老师的启蒙班,至于怎么知道的,我也忘了。学的时候也记不清了,记得学完之后还作了一个钢琴音乐,现在看起来渣到不行,不过也算是处女作了吧。
大一的时候还干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呢,学生会,艺术团(喂喂喂,艺术团里你好像啥都没干好吧),班委,支教团,环保中心。整个大一就是一个屌丝翻身发家史。不过就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我竟然辞了,全辞了,一个都没有留有木有!我真是哔了狗了~~~
能下这个决定是大一暑假的时候,那个暑假去欧洲玩了一圈,又去东北支教。一整段悠闲自在的时光似乎更能让我平静下来思考一下人生。我渐渐从大一表面上的辉煌中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我的大学到底应该如何度过。幸运的是,总算是想明白了。大一一年,什么事儿都干过了,当初上大学定的必须做完的21件事儿也做完了,虽然我已经忘了都是什么事了,反正是做完了。很多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事儿也都做了,比方说做家教,打工,挑战一下自己一个月最小的开销是多少。这些举动虽然在别人看来或者有点疯狂或者有点心酸。但是,真的带给了我宝贵的经历和无穷多的快乐。以至于就算是自己要算计着一顿饭就花三块钱四块钱省吃俭用的时候,心里也还是美滋滋的,也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受虐的倾向或者是扭曲的心理。
上了大二就轻松多了,整个人无官一身轻,无忧无虑。虽然演出多了,编曲也难了,但是整个人反而轻松了不少。好像把所有的包袱全部扔了下来,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的走了。然后就报名参加了7哥的编曲班,也慢慢接了单子,入手了很多的设备。说实话真的感谢我的爸妈,虽然完全不能理解我,但是,却真的是有求必应。虽然有人会说爸妈限制了我的发展扼杀了我的未来神马的,但是我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阴差阳错,却也都是缘分注定的。没有我爸妈,或者说就算是当时他们就很支持我任我折腾什么的,或许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我吧。
话说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大一暑假,正在我徜徉在国外生活的安逸,还有挣扎在东北的讲台上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在新生群里被黑成了男神。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就是坤这丫的干的,但是具体是不是他我就不知道了。
于是乎,这又引发了我大二的一系列传奇经历。似乎我真的成为了什么名人,有一群脑残粉(这不是我说的,好像是菁华跟玲玉先提出来的)。慢慢从控院内部火到了吉协,然后慢慢蔓延开来。说实话,一开始叫我男神,我其实是拒绝的,但是,后来duang的一下,我不拒绝了。因为我发现,特么的拒绝也没用,还不如愉快的接受。
然后就是各种演出都会有一大批(扯淡,就三四个好吗)脑残粉到现场去助阵。有了脑残粉咱腰杆子就硬,在舞台上也越来越放的开了……
所以说,我真的觉得我现在的一切都来自于阴差阳错。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生活本身就是阴差阳错的,不对么?
现在大家似乎都很喜欢展望未来,设想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比方说:我这个学期一定好好学习不拉不拉~~~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好嘛~~~如果说我自己的话,我倒不想展望什么未来,因为我的过去很精彩,起码我认为我的过去很精彩。虽然不是什么大牛,也不会让别人看到我的时候对我流露出崇拜的神情神马的。但是,我喜欢,并且享受我的过去,并且一直享受这种生活,这就够了吧~~~
我从一开始就没写题目,因为不知道起什么题目好,本来想引用视频里的一句话:“我很惜命,但是惜命不在于养生,在于折腾。”现在想想却不想用了,我打算把题目写成:我的过去,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