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良好的家文化?父母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友善、和谐的充满爱的成长氛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懂爱,也能培养较好的学习,工作品德,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
有人说:“家是避风的港湾,在你身心疲惫时为你遮风挡雨;家是欢乐的港湾,在你心情沮丧时为你散播欢娱;家是温馨的港湾,在你寒冷无助时为你敞开胸怀;家是心灵的港湾,用亲情融化你,用幸福包围你,用挚爱感化你。家是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
其实这些话对孩子同样适用,因为他们同样需要把家庭作为他们心灵休憩的港湾!家是孩子们感受爱、学会爱的地方!
家庭是否和睦、父母情感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都关系着孩子的成长与人格的塑造。
首先要解决早期教育缺失的问题,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放养,溺爱,专制,推责都会造成孩子之后的自信,任性,放肆,主动性差,无纪律,缺乏责任感,积极性差等问题,表现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成绩差,职业天花板低。
家庭中夫妻关系的状态,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留下印记,影响孩子将来对待异性的方式以及对待婚姻的态度。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给孩子留下了负面的印记,孩子将来就有可能对步入婚姻表现出强烈的阻抗。
研究表明生活在恩爱家庭生活中的孩子,不但心理比较健康,而且智商也高。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4000多名独生子女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的孩子智商高。
相反,孩子生活中父母争吵不断,家庭矛盾日益升级,打斗离婚甚至互相伤害,这样的孩子不但无法顺利成长,内心也会由于目睹父母的种种行为产生对生活的惧怕,从而产生负能量,对生活热爱不起来。
小则身心受到影响郁郁寡欢,大则会影响孩子日后对自己小家庭的组建。
在孩子眼里,家庭就好像一个小社会。父母的相处之道,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如何接人待物。孩子本能地效仿父母,形成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所以,家庭里情感文化经营好了,才能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给孩子奠定强大的接受爱和给予爱的能力。
而家庭中除了夫妻关系之外,当然还有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兄弟姐妹关系,这些都对良好家文化的构建产生影响。
今天的社会和家庭已经与古代中国有很大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已然式微,但在“小家庭时代”的当下中国,良好的家风文化并未过时,不管是几口之家,或者流动、留守家庭,只要有“家”的存在,就会有家风;只要需要“立德立人,成人成才”,于家于国,就需要良好家风的培育与传承,需要建设与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特色家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