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行



题记: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说起扬州,一直未成行的理由居然是没有直达火车,可见我有多么懒惰懈怠。

此番因邀受访,一路从上海出发,终于抵达心心念念的扬州。

关于扬州的好和美,是从小在古诗里体会和幻想的。扬州自古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2500年沉淀的历史,试问身为中国人,怎么可能不爱上这样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池呢?

在这个雨夜里,我写下关乎“扬州”的初体验。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

但凡热衷于江南水乡风情的文艺青年都难以抗拒扬州这座城市,举手投足之间就散发出的浓厚文化底蕴和香气氤氲的古韵味。

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我已沉浸在这份文艺情怀中无法自拔。对这座古城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市区街道两旁,梧桐掩映下的古城风貌仿佛令我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有着强烈穿越时空的感觉。

作为一名红学爱好者,多方信息来源得知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许多详细描绘的场景和桥段都暗示了曹家曾经与扬州的深厚渊源。

扬州旧梦久已觉,曹公书写家春秋。

扬州城甚少见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是黑瓦白墙的老巷,可谓是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邂逅几位穿旗袍的本地女子,优雅从容地撑着伞,慢悠悠地摇曳身姿,瞬间就把我带回了上个世纪的中国。周遭的一切毫无违和感,小城里的女子和这座城的气质是那样的熨贴,仿佛一位深处香闺的小家碧玉,在被浮沉聒噪的凡尘遗忘后,却依旧可以保持怡然自得的状态,从容淡定地看尽世间的沧桑变迁和潮起潮落。

暴雨中,我依旧兴致不减,进入闻名遐迩的个园,泡上一杯新绿杨茶,细品周围的竹林清风,舒缓疲劳的心情,恍如隔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整个个园里采纳了古琴的音乐作为公园的背景音乐并循环播放,使得游客们身临其境,大家都感受到了那份恬静安逸,并在挺拔茂盛的竹林里体会了一把世外桃源的慢生活感觉。

在扬州是一定要吃早茶的,这里的点心和华南地区的迥然不同。

三丁包、千层糕、蟹粉汤包、蒸饺,都是实打实地足量,令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实在和热忱。

到了扬州,洗脚按摩搓背是不容错过的必选休闲项目之一。大可不必去大名鼎鼎的店家,穿巷走街时无意间发现的小店才是当地人最佳的推荐和选择。

手法专业,服务质量一流,价格实惠到令人无法想象,何谓“高手在人间”,试一试就晓得,绝对令人身心愉悦,长夜无梦。

听技师老阿姨们掷地有声地讲话,那叫一个“格洛松脆”、绝不含糊,也毫无矫揉造作之态。眉宇间暗自透出一份杀伐决断的英气,个个都是巾帼不让须眉之辈。

听说我是外地来的,都一个个热情似火,递茶送水,令我受宠若惊。

扬州城的慢节奏生活方式令当地人甚少愿意远游拼搏,大多数人最多也就选择南京就业发展。

虽然初次接触,未能深入了解。但就饮食习惯和生活态度来看,扬州人是容易自我满足,并懂得享受生活的那类人。

扬州城的夜色分外迷人,畅游在大明寺下,瘦西湖风景区,便能深刻感受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真实美感。

扬州的古典浪漫气息,蕴藏在一砖一瓦的民宅和满街的布满青苔的青石板路阶上。

需放慢脚步细细回味,愿下一次还有机会再来感受这份徐徐展开的“中国水墨画之美”。


尾声: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