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面包店买早餐,听见在排队的妈妈对孩子说:“从今天开始,你要认真复习了,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了。听见了吗?”孩子听了很认真的回答:“恩。”我心里不禁想问难道之前几个月的学习是应付的吗?
前段时间和一位很认真也很用心的家长交流,向他取经。这位家长说了很多,其中说道:“现在的小学期末考试都比较简单,但是一到初中、高中就和小学完全不一样。如果平时学习不抓紧,把习惯养好,多积累,多拓展,多延伸,视野放宽点,到初中很快就掉队了。”
那是什么让孩子掉队了?是分数吗?
现行的教育体制,分数成了衡量学习的标尺。100分总是孩子和家长都期望考到的。每次试卷发回,warm爸爸和我都会从头到尾认真的阅读,看看哪里不会,哪里做得好,和孩子一起总结一下,下次要记住了。就这一件事,我们都曾经犯下错误。不要被分数捆绑,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凡是都有两面,分数的一面就是大怪物。
记得上学期末,warmth数学好几次分数都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我和孩子爸爸一见到试卷分数脸就沉下来。一脸严肃,用严厉的语气认真地与孩子沟通。几次之后,warmth不敢拿试卷给我们看,除了100分,其它的都躲着最后再拿出来。孩子的行为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慢慢的接受,坦然的面对那跳动的分数。跨过分数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原来是这样,再试着和孩子讲解,然后当面给予表扬。虽然不是100分,但是后来明白了,就很棒。也和孩子说好,只要发了试卷就主动拿回来给父母看,我们也不再仅盯着那红色的分数了。
把这个说出来,是因为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想想考试如果每次只有八十多分、七十多分、六十多分的孩子和家长又怎样去面对那一次次的分数呢?那红色的分数正在吃掉孩子的自信心,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这种心理的滋味是很明白的。因为有了这几次的经历,我们开始小心处理孩子、分数、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始把分数拿开,变成孩子、专注力、自信、兴趣、欣赏、探索、习惯、父母之间的关系。然后发现孩子和父母可以变得更亲密,更友好。
我想起了每天手机里都会收到老师发的作业,如果哪天没有收到作业,孩子也忘记了抄作业,就要去问了。这都是属于比较积极配合老师的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也是因为有家长的每天监督,孩子才慢慢形成了每天完成作业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的良好习惯。哪个孩子不爱玩?我想没有。warmth非常喜欢玩,比起玩,每天屁股坐在凳子上学习的时间还是很有限的。我知道孩子的专注力时间不长,不可能要求长时间坐着学习,于是嚼劲脑子的想怎么可以提高这宝贵四十分钟学习的效率?我知道warmth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不可能安安静静的乖乖学习,于是嚼劲脑子的想怎么样可以让学习更有意思?我知道考试要考100分的重要性,但比起100分更重要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热情、爱好。因为是兴趣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兴趣让孩子在心里点燃了一个火光。于是不再嚼劲脑子,而是陪着孩子每天去聆听、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思考。比起期末卷上那红色的分数,这些更有意义,更真实,更值得去做。
我又在想是什么让分数掉队了?是方向吗?
去年,参加了一个培训课程。老师在课程上讲到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方向。”那这个方向是100分吗?不是。由于现在学校教育方式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有一批孩子能适应这种教育会走在前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那是80%走在哪呢?由于不知道将来孩子的路在哪,大部分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又把孩子送往各种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中国“状元”在美国读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里面有一段话: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读到这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将来warmth也要参加高考,难道我们也是这样在饭桌上讨论几天就决定了吗?
面对人生方向,那红色的分数就显得更单薄。孩子的学习是要有方向的,其实成人也在努力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一个企业也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一个国家也在规划制定将来的方向。那个培训课上老师是有方向的,很清晰,她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怎么走,她也带着我们朝着自己的方向走。老师很棒,收获不小!分数的另一面是对知识的检验,对自我的提醒。我把小学、中学、高中的学习看成打基础,万丈高楼从打地基开始。打地基的时候,每天听到咚咚咚的声音。走近一看好大的坑,深深的凹下去。高楼越高,地基就要越牢固,打的时间更长,坑更深更大。将来孩子的发展能走向哪里不好说,也说不来,我可以陪着孩子打地基,却无法替孩子把握方向盘,路是孩子自己走的,一步一个脚印,我心理明白选择比出发更重要。
前几天读到另一篇文章(选自儿童教育漫话)《【学习心理】瓦拉赫效应:让孩子成为最棒的自己!》,里面描述了瓦拉赫的成才经历,也写了: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 / 语言智力和逻辑 / 数理智力两种基本的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 / 空间关系智力、音乐 / 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这九种多元智力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它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掘出来。瓦拉赫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多元智力,化学教师看到了这一差异,为他创造了有利于他在化学方面发展的潜能环境,从而使他的九种智力组合而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不同的方向,而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要暂时被分数挡住住了眼睛,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对学习的兴趣,始终相信孩子的将来会很棒的!
读到另一篇文章摘自冯仑《野蛮生长》,投资于人,到底投资在他的什么上呢?是投资在他的技能上,抑或投资在他的价值观上,这点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学生家长(也是投资人)多数都投资在孩子的技能上,为了应付考试,可能三天两头经常逼孩子做作业,但很少拿三天五天去跟孩子谈价值观的问题,说明通常人们比较愿意投资在技能上,相信技能能够转换为一种能力。但事实上,技能是最容易学的。一个人天天被你逼着写作业,他就会写。可他这个技能,最后往往没有竞争力,因为大家都被这么逼,结果就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强。比如被逼学会上网了,但大家也都会上网,这就不算技能。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在价值观的培养上下功夫。在价值观上的投资相当于给人生装上一个GPS,人生观就是人一生的卫星定位导航仪,有了它,这个孩子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方向他就有生存能力。这就相当于在沙漠里,或戈壁滩上,有一个GPS,能正确使用,你就知道往哪儿去,就能活下来。
写到这里思路慢慢清晰起来,期待着warmth健康快乐的成长,相信孩子,他会做得更好!期待着更多孩子都能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相信孩子,他就会照亮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