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前世今生

文/雷克斯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在端午节,人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和沐兰汤。这些都是端午节传统习俗,而时到今日,这些习俗依旧存在。

可人们在庆祝端午节的同时,却不知道端午节的前世今生。

端午节因为它不同的特点也有了不同名字,例如: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端午节,传说是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忠臣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可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在以前,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节日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节日重视神灵、祖先信仰与祭祀活动,精神信仰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并非挑个日子避邪防疫就成为流传万古的民俗大节。

而在如今,端午节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在现在,也不仅仅是纪念和追忆历史人物的节日了。人们把端午节当成了一个供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后的休闲节日。

在休息的同时,追忆古人,体会中国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中升华自己的修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