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西湖的赏玩,是要就着那些经历史涤荡而流传至今的故事来品的。就像宁波的白玉年糕,一定要轻蘸些细细的白砂糖,才能愈发的引出年糕本来的清香。西湖的景色美丽,但那些忧伤的故事,更像是西湖的注脚,平添了几分怀古咏今的情调。
我精心的将我与西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安排在了今年的阳春四月初,身未至,脑海中已是满树满树的娇艳的花儿。车至杭州城,虽然交通堵塞的情况严重地超过预期,但我心底仍是抑不住的快乐和忐忑,仿佛是赴前世的一个约定,经历漫长的轮回和等待,终于遇见了重逢的那一天。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就像一幅画卷,已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我们住在柳浪闻莺附近,与西湖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距离。傍晚,我们终于来到了这片最多情的水边。岸边,是被人工修理的移步异景的春花烂漫,湖面,微波阵阵,远处的青山古塔隐约可见,真是令人忘记了身处城市之中。和船夫一番交谈之后,我们跳上那只小而整洁的船,飘荡在西湖的水面上了。船夫是个杭州本地的乡下人,大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这船夫比起其他旅游胜地的船夫来,多了些怡然自得和安满的感觉。这份工作,既能令他骄傲地支撑起一家的生活,又是性情所在,谁人有这个福气天天在西湖的水面上泛舟为营生啊。行至“虫二”之景,船夫狡黠的向我们卖起了关子,原来,竟是“风月无边”的意思,乾隆皇帝的诗兴,至今仍带给世人一份心领神会的微笑。船夫对远处之景指指点点之际,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告别了湖面,心却仿佛还荡漾在那里。
夜晚,我一个人漫步在西湖边的道路上,虽有许多商业化,国际化的休闲之处,但因处在这个地点,也不令人觉俗。我走过中国美术学院的大门,那高大的立柱,投影的灯光,感觉“美”正在这个地点以各种方式抒发。停下脚步,我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时间,不自觉的,又想起苏小小的故事。“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或许,在西泠桥边,见惯了花开花落,燕来又去,人生的一些所谓真谛也悟之一二了。小小将她的爱情播种在这湖边,也见这爱萌动如春之芽,绚烂如夏之花,但秋之凋零,冬之寂寥,也是自然的选择,人生的五味才完整。
我这个来去匆匆的过客,有幸也在此时此刻与西湖留下一笔交集,但与这湖里盛得满满的青春的笑与泪相比,我们终其一生,也不抵这其中的一滴湖水。在这片凝聚了多少美景与感概的西湖,你可以选择将身与心交予自然的生活,也可以选择“梅妻鹤子”的寂寞,湖水会是你汹涌的心绪最好的载体,一切终将平静,并希冀归于不拘一格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