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圈,总有那么一些关于茶叶的神奇言论,因不知名原因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渐渐成为大家公认的“常识”。深信这些奇葩“常识”,轻者使人远离真理,陷入谬论的深渊;重者令人迷失心智,有损健康。
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茶的谣言,来看看你们中枪了几个?
神农尝百草时曾说茶可解毒。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有益,譬如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抗氧化,茶氨酸可以安神降压,茶多酚中的没食子酸酯(EGCG)可以提炼开发为治病之药,但这终究是茶叶的辅助功能。
实际上,茶叶无论从生煮羹饮,到制作成饼、研末煎点,以及芽叶冲泡,都是作为一种饮料来使用。茶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茶就是茶,绝对不能作为治百病的良药。
不知道“浓茶可以醒酒”这个“传统”观念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竟然流传得人尽皆知,实在害人。
殊不知,酒后饮浓茶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会伤肾。早在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对酒后饮茶的危害做了明确的表述:“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浓茶中的茶碱能迅速地通过肾脏产生利尿作用,会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脏较强毒性,可使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受损,给肾功能带来危害。
所以,若是一不小心你喝多了,千万不要拿茶醒酒,否则吃多少羊腰子都补不回来。
这个说法过于绝对。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首,喝茶总比起喝碳酸饮料、果汁类饮料强。另外,茶中含有酚类衍生物、 维生素、 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以及锰、氟、铜、锌等多种利于孩子生长的微量元素,适量饮用,有助健康。
当然也要看年龄,12岁以下的孩子消化功能较弱,只适合喝淡茶;12岁以上的孩子,消化功能已经相当于成人,可以放心地培养他品茶的爱好。
喝茶就可以减肥,相比这是公认的真命题,每天轻轻松松喝点茶就可以消灭脂肪,收获苗条身材。
想得美?嘿,还真有这等美事情。浙江大学的博士论文《普洱茶降脂减肥功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提出:普洱茶对营养性肥胖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效果,可预防肥胖,且普洱的效果优于绿茶和茯砖茶。
喝茶能够降脂减肥,具体作用在人体身上就是喝茶后会容易产生饿感,给人一种腹部脂肪都被茶刮走的美好想象。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点,人饿了会激发食欲胃口大开,从而吃得更多。
所以,关于减肥,还是那句话比较靠谱:管住嘴,迈开腿。
“没有茶毛毛还叫好茶吗?”呵呵,这大概是志玲姐姐最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了。大家可别因为志玲姐姐人美声甜就被她“忽悠”了。
所谓茶毛毛,也叫茶毫,是茶嫩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它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有效成分,通常,它与茶鲜叶的嫩度成正比,是衡量茶鲜叶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满身披毫的白毫银针
但是,茶的品质高低并非完全由茶毛毛的多少来衡量。譬如龙井,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辉锅,辉锅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叶,促进茶叶香气物质的进一步形成,塑造独特的外形,在这个过程中会磨掉茶叶表面的大部分茶毫,所以并不是茶毛毛越多茶越好。
龙井茶的辉锅工序
新茶是指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它这在形、色、香、味上,都给人带来美妙的感受。
但是,它是一把“双刃剑”。由于茶太新,多酚类、醇类等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多饮易诱发肠胃疾病。品饮新茶时,记得适可而止哦,配上茶点可较小对胃的刺激。
众所周知,茶内含有氟,适量摄入对人体是有益的。它能帮助钙和磷在骨骼中沉积,加速骨骼生长,具有保持骨骼健康、防龋齿等功效。然而,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氟中毒。
据营养专家研究,成年人每日宜摄入氟1.5-3毫克。因此,喝茶不可以代替喝水。
何谓“纯料”普洱茶?唯有同一棵树上采摘制作的未经过任何拼配工艺的茶才能叫纯料?NO!!这个说法过于绝对,同时是许多人对纯料普洱的最大的误解。
正确来说,所谓的纯料普洱是指:同一区域范围内或同一茶树品种(不一定要同一棵树)所采制的鲜叶,经过拼配而成的茶。其中,同一棵树采制的茶,是纯料中的纯料,有一个更加高级的专有名词叫“单株”。
必须提醒大家,“纯料”、“单株”这两个词仅适用于生普,在普洱熟茶中,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