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临近,语文英语都已经切换到复习模式。在复习的过程中,大量的重复性记忆必不可少。但是除了这些重复性、机械性地记忆,我们在复习地过程中还要多想一想“为什么?”
今天复习英语试卷的时候,笔试部分,题目大部分都很简单,我要求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思考:这个题目为什么选A或者选B,如果能想得出理由,那么,这道题目才是真正理解掌握了,如果没有,就问一下老师或者同学。
复习,最可怕的就是走过场,翻翻这里,似乎都会,看看那儿,也没问题。觉得样样精通,其实样样稀松。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复习的过程中没有多想一想“为什么?”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带着问题去复习,这样的复习讲更加有针对性,也复习得更加深入。
多想一想“为什么?”是一个人在课堂中思维的深度参与,如果没有思考的参与,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把知识的掌握,变成仅仅“知道”而已。苏霍姆林斯基在《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中,提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这个建议,在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尤其重要。如果一个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新知识,那么不妨“出来走两步”,在实践中去应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并掌握了知识。
所以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给思考下了一个特殊的定义:“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古诗曾有云:“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得也是这个意思吧。
举个列子来说,歇后语学习时,很多同学觉得歇后语很简单,读一读,觉得就理解了它的含义。在读一读之后,我让学生试着用歇后语说一句话。很多学生,被难住了。似乎理解了词语含义,却无法将之放于一个合适的语境中,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为了让学生能学会应用,我给学生举了几个歇后语造句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试着运用一个歇后语来说一句话。有了“例子”,学生的语言练习便有了可以模仿的范本,很多学生尝试根据歇后语的涵义寻找一个合适的语言情景,并造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在这样的应用练习中,学生对歇后语的含义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面的解读,而是将之与生动的生活相结合,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了丰富而鲜活的生活化解读。这时候,我们也许才可以说,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些歇后语。
思考,对于“学习困难者”尤其重要。我认为,这些“学习困难者”除了极个别的同学有心理方面的因素之外,大部分同学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思考”的参与。他们机械的接受老师的讲解,疲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却从来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这对这样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具体且可行的建议:“ 对学习最“差”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新教材的这个专门思考的阶段尤其必需。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联系,即知识的基础。多年的经验证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知识不够巩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出、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正是在这些“点”上产生了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的。正是对这些“点”,应当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加以注意。”
这一建议要求我们“精讲”的时候,应该让试图让全体学生理解知识的“因果关系”,就是要启发学生不要机械的去接受这些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将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如果学生能在新知学习的过程中就能理解并把握这些“联系”,那么,这些知识点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张网,这张网,纵横交错,泾渭分明,而且四通八达,守望相助。这样的知识网络,在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的时候,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调动所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问题的有效解决,才是知识的真正掌握。
如果需要学生思考这些知识点,我们需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思考。这样的思考也许是静默的,甚至有一些单调,寂寞。但是在平静的海面下,是思维的浪潮涌动。教师更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练习知识进而掌握知识。对于这样的“思考”,应该贯穿学习的全部阶段,包括现在的复习阶段。
在复习的阶段,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思考,试着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复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