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婚姻所对应的第7宫,有3个核心含义:合作伙伴、一对一关系、公开的敌人。所以单论婚姻的话,我打算从这三个核心含义去讲它的本质。

首先第一点,合作伙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合作模式,很多种合作目的,那么婚姻是其中一种合作模式。

而它的合作目的在于通过更近距离地与一个人长期相处,让个体得到成长,同时在超越血缘纽带的亲情关系里发现爱的真实含义。

从这个合作这一方面的本质来讲,婚姻当中的两个人需要齐头并进,才能够去战胜过程中的种种阻挠,互惠互利。

然后来讲讲第二点,一对一关系。其实这个“一对一”就比较微妙。

它既不同于我们和群体之间的那种多人之下要戴的社交面具,又不同于我们真正独自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肆无忌惮,而是在最不设防的“我”与外界生存的“我”这两个“我”之间建造了一个桥梁,一个中间地带。

同时,我们平时和别人在相处的时候,都比较容易把自己所想象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可能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做了一件事儿,那别人做这件事儿的时候,我就会联想到他和我当时的心态是一样的。

那么一对一关系呢,就为我们长久地提供了一个映照出我们的人,所以一对一相处到后面就是和自己相处。

从一对一这一方面的本质来讲的话,很能够让我们去学会一种灰度的智慧,以及如何从迁就当中找到自我,如何爱别人的同时做自己。

最后一个本质就是公开的敌人。有一句话是“至亲至疏夫妻”,为什么最亲密无间的关系、一对一的关系,也有“公开的敌人”这个含义呢?

因为当我们在很近距离地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仅会看到那个人身上最丑陋的一面,也会把我们身上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出来。

而什么又是丑陋呢?可能对我们来说,那只是一种多年来的习惯,但两个人一路走来,多多少少都带了自己的习惯,当习惯产生碰撞的时候,那碰撞之处、对方与自己身上的不同之处,便是丑陋之处。

所以这个丑陋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很多人对这个至亲至疏的理解就是:当我们距离最近的时候,会因为看到对方的缺点而疏远,距离产生美,太近就不美了;或者就是在这最亲密的关系里,如果缺乏信任,就最终会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我理解的至亲至疏含义在于:当我从一面活体镜子、我的另一半那里,看到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我自己时,因为那是我自己,所以“至亲”;而因为我从未认识过我自己,所以“至疏”。

所以总的来说,婚姻的本质就是一段在彼此合作中成长自我、在他人映照中看清自身、在至亲至疏中蜕变淬炼的旅程。

问题回答完了,那么我想插句题外话:因为课题的不同,在过程中会经历的有所不同,可能会与亲戚、妯娌之间拉扯,也可能在育儿问题上头疼,或者是夫妻关系有一些待解开的结。无论是来自于哪里的痛苦与纠结,最终目的都是让我们走向成长与蜕变。

那么从这一点来讲的话,是否成婚并不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与否。选择是否进入婚姻的根据,是在于自己要不要通过这个方式去成长,最终的人生理想和目的是不是走这条路。

有家庭的不必去鄙视大龄未婚的,事业有成的也不必去瞧不起相夫教子的,路不同而已,并无什么高低之分。不能说一个人不结婚,给出的建议才更客观;也不能说一个人结了婚,给出的建议才更有经验。

我们判断自己将来会不会回首往事时后悔,还是从自己当下有没有走在符合人生信念的路上作为依据比较可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