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隐士、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大多头戴方巾,就是以黑色纱罗制成的便帽,其形四角皆方。
“元末三高士”之一的杨维祯,曾经头戴此巾参见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询问此巾之名,杨维祯为了取悦他,就轻轻拍了拍龙屁:“此四方平定巾也。”
杨维祯也是被吓的。
在朱元璋以前,士大夫阶层“山林隐逸”不但被宽容,甚至被尊崇。
但朱元璋显然不这么看,他认为,拒绝与新政权合作的人必定是看不起他这个前乞丐,所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不合作就杀你的头,抄你的家。
杨维祯在洪武初年,曾经婉辞了朱元璋的征召,而且为了躲避官府逼迫,一溜烟往家乡跑,追兵撵上来,他急中生智,故意将附近的“紫阳宫”念成了“柴汤官”,唬弄了过去。
但他仅坚持到洪武三年,终于无奈赴京,也就有了这番对答。
朱元璋对杨维祯的“做低伏小”很受用,认为他还算识趣,就诏布天下,复制此巾“尽冠之”——大家都不要戴其他款式的头巾了,全都带四方平定巾。
不过,杨维祯还是坚持了“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的个人原则,奏称:“陛下竭吾所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就是不想做官。
他留在南京过了110天,便请求退休回家。朱元璋也网开一面,放了他一马。
四方平定巾流行到明末,已经变得十分高大,民间常用“头顶一个书橱”来形容。
清朝人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记载:“(明人)其便服,自职官大僚而下至生员,俱戴四角方巾。 其后巾式时改,或高或低,或方或扁,或仿晋唐,或从时制,总非士林,莫敢服矣。”
简单点说,就是官员以及后备官员都带各种款式的方巾,是属于士林的一个身份标志,没人敢于冒充。
非士林而莫敢服方巾的“禁令”,到清兵入关宣告解除。
清初有刻传书籍《姚氏纪事编》,作者乃上海世家子,所记自崇祯元年至康熙三十六年事。
其中,述明清之交服饰之变:“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俱戴帽……今概用貂鼠骚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与现任官员一体乱戴。”又“红缨向用于马鞍辔上及梅条枪头,今人人用以饰帽矣。海獭骚鼠海螺皮之类人人用以制冠矣。”
纵使“夷狄之有君”,以“服妖”而取代“服其服”,亦不免令读书人愤愤而意难平矣。
巾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像是用带子“│”系的一块下垂的布“冂”。巾的用途,就是用于装饰头部。
从夏朝开始,服饰就具有了“明尊卑、别贵贱”的功能;至商立国,开始出现正式的冠服制度。所以,巾,亦无例外承载了区分等级的功能——庶民、奴隶可着帽,贵族方可着巾。
喜欢的朋友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