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呢?其实腺样体一生颇为短暂:在人类2岁左右崭露头角:生理性肥大、增生6-7岁时达生命巅峰
腺样体有什么作用呢?腺样体的本质是淋巴组织,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比如感冒时,腺样体就是鼻咽部的一道保护屏障。腺样体组织不是光滑的,会有一些比较深的沟壑样结构(隐窝),被称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又常常使感染反复发生,不易消退。
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呢?其实腺样体一生颇为短暂:在人类2岁左右崭露头角:生理性肥大、增生6-7岁时达生命巅峰:也就一丢丢胖,不至于肥大10岁以后隐退于江湖:逐渐萎缩所谓生理性肥大就是说这个阶段即使孩子没有任何疾病,腺样体因为它自身想不开的原因,体积是比其它年龄段要胖那么一点,没什么特殊的原因,这个阶段的腺样体就是大,人人如此。但有人的腺样体大着大着自己不经易地就消失了,但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腺样体不仅不乖乖沿着它的自然规律生发……萎缩,还会因为过度肥大引发各种各样问题。这部分不乖的腺样体肥大型(炎症型腺样体肥大),主要原因和孩子的生理特点有关。
腺样体肥大会导致什么症状?(1) 腺样体增大如果到一定程度,会堵住后鼻孔,引起鼻塞、打呼、张口呼吸等情况。如果长时间如此,有可能会引起所谓的「腺样体面容」。(2) 部分儿童还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闷等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3) 儿童自己不会表达,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调大音量、轻声叫他不理,应考虑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呼吸不畅、缺氧、晚间睡眠质量差、听力减退有关。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打呼噜是睡得香,或者白天玩得太累,其实不然。出现症状的时候就基本可以确诊是病理性肥大了。
暂时医院还没有针对腺样体肥大的特效药,下面是我总结的各地方医院用药情况:
因为孩子在出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没有搭建完成,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让腺样体这个小东西发炎,发炎了以后要是没有照顾好它,它就会在原来生理性肥大的基础上再被养得胖点再胖点……慢慢变成传说中需要治疗的腺样体肥大。
经历过才明白当中的痛苦,最担心的还是当妈的
保守治疗的路不好走,面对的事情很多,压力也很大,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然会影响孩子的病情。
现代人信都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市面上的各种广告铺天盖地,极尽夸张。观察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卖艾灸的,像艾灸能治百病一样;卖敷贴的,什么都能贴好,只要坚持;小儿推拿培训的,发的案例什么都能推好;还有那些遍布大街的鼻炎管。
别想着在网上能找到什么神仙药膏,神仙药,一吃一涂马上就会变好,那是广告,那是骗人的说法,都是利用我们家长们焦虑的心情,病急乱投医!大家不要上当!得腺样体肥大这病也不是一朝一夕得的,调理好起来也不要想着三两天能解决!我们不能一昧地盲目选择保守治疗,也不能觉得手术就一劳永逸,各有各的利弊,家长们要充分了解后自己权衡!
我的看法是:那如果你想让你家孩子更健康,最好能做到饮食有节。孩子要健康,其实并不是说吃越多越好,也不是大鱼大肉越多越好。现在的物质丰富,其实缺营养的孩子不多见,但是营养过剩的孩子就是很常见。我就见到过有很多小孩的问题。都是喂养过度而出现的,我们提倡荤素搭配,肉类建议早餐午餐添加。晚上素食。冷暖搭配,以暖为主。少吃瓜果,生冷还有那些高热量的零食,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特别如果孩子还在生病期间,一定要强调忌口,这一点很关键。
饮食注意。我孩子会遵循以下几点来做:
1、尽量早睡,晚餐后不宜太多运动。
2、饮食上少吃多餐,宁饿不饱,不吃不逼,不喝不逼,2岁以上晚餐后尽量不吃东西,尤其是喝奶(奶最好晨起喝,必须是热的,常温亦不宜);不许喂食。
3、少吃零食,尤其是在不正常吃饭的情况下,尽量不给零食吃(包括牛奶);煎炸油腻不宜多。
4、少用生冷、寒凉之品(常见如香蕉、雪梨、西瓜、马蹄、甘蔗、瓜汤、菜汤、螃蟹、田螺、贝类、木棉花、土茯苓、绵茵陈、生薏米等);凉茶尽量不合;水果最好放在白天吃,不吃反季节水果,晚餐后少吃水果
5、肉食要适量,不宜太多,不要每餐吃,以瘦肉、鱼肉为主,牛肉羊肉等以饮汤为佳;老火汤不要喝太多,1-2周1次即可;
6、夜间睡觉不能吹风扇,不能直接睡凉席
7、常用煲汤药材:山药,白术,炒薏米,炒扁豆,五指毛桃,陈皮,谷芽,麦芽
日常可常做的几个穴位按摩:
消积和补脾,是小儿推拿最著名的疗效之一,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坚持给孩子做,就能看到效果。
下面来讲讲具体的怎么操作:
清胃经,补脾经--两者同时运用,根据孩子的虚实情况来确定次数。
消谷善饥明显,即孩子很容易喊饿,但身体没有明显消瘦的,多为实证,以清胃经为主,补脾经为辅。
若孩子明显身体消瘦,且精神较差,多为虚症,以补脾经为主,清胃经为辅
主要手法操作200-300遍,辅助手法一般操作100-300遍
清大肠-促进排便,将脾胃之热排出
胃强脾弱的孩子容易大便干结,清大肠可将胃中亢进的阳热之气通过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一般操作100-300遍。
运板门,板门为脾胃之门,是调理孩子脾胃功能之间协调性的重要手法
孩子脾胃功能不协调引起胃强脾弱的,应多运板门,从健脾入手调理胃的受纳功能,从而促进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
一般操作100-300遍
欢迎同病相怜的家长们和我一起探讨育儿经验。luckyday199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