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降维方法介绍(六)

第三种方法:线性鉴别分析方法(LDA)

姓名:何源  学号:21011210073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转载:机器学习(30)之线性判别分析(LDA)原理详解

【嵌牛导读】线性鉴别分析方法介绍

【嵌牛鼻子】线性鉴别分析(LDA)

【嵌牛提问】线性鉴别分析方法如何降维以及原理是什么?

【嵌牛正文】

LDA算法思想

LDA是一种监督学习的降维技术,也就是说它的数据集的每个样本是有类别输出的。LDA的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影后类内方差最小,类间方差最大”。假设有两类数据,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如下图1所示,这些数据特征是二维的,希望将这些数据投影到一维的一条直线,让每一种类别数据的投影点尽可能的接近,而红色和蓝色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图1-数据投影

从直观上可以看出,右图要比左图的投影效果好,因为右图的黑色数据和蓝色数据各个较为集中,且类别之间的距离明显。左图则在边界处数据混杂。以上就是LDA的主要思想了,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是多个类别的,我们的原始数据一般也是超过二维的,投影后的也一般不是直线,而是一个低维的超平面。

LDA原理与流程

LDA算法小结

LDA算法既可以用来降维,又可以用来分类,但是目前来说,主要还是用于降维。在进行图像识别相关的数据分析时,LDA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下面总结下LDA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在降维过程中可以使用类别的先验知识经验,而像PCA这样的无监督学习则无法使用类别先验知识;

(2)LDA在样本分类信息依赖均值而不是方差的时候,比PCA之类的算法较优。

缺点:

(1)LDA不适合对非高斯分布样本进行降维,PCA也有这个问题;

(2)LDA降维最多降到类别数k-1的维数,如果我们降维的维度大于k-1,则不能使用LDA。当然目前有一些LDA的进化版算法可以绕过这个问题;

(3)LDA在样本分类信息依赖方差而不是均值的时候,降维效果不好;

(4)LDA可能过度拟合数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ython数据分析与数据化运营 第2版》读书笔记 一、是否需要降维的判断依据 数据维度:如果数据维度很高,或者...
    神威光阅读 2,020评论 0 1
  • PCA PCA本质上是将方差最大的方向作为主要特征,并且在各个正交方向上将数据“离相关”,也就是让它们在不同正交方...
    yousa_阅读 1,920评论 0 0
  • 在高维情况下出现的数据样本稀疏、距离计算苦难等问题,是所有机器学习方法共同面临的严重障碍,被称为“维数灾难”。缓解...
    deeann1993阅读 804评论 0 2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机器学习问题有上千维,甚至上万维特征,这不仅影响了训练速度,通常还很难找到比较好的解。这样的问题成...
    wong11阅读 61,751评论 0 36
  • 前言:正所谓每一个结果的出现都是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的,当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时候,有时候数据特征异常复杂,这就需要经常用...
    飘涯阅读 10,399评论 6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