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和发小敏敏聊天,她很沮丧地告诉我还没有找到工作。
我已经记不得这是她在广州换的第几份工作了。专科毕业后她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小型婚恋中介公司当助理,呆了一年半嫌待遇不好辞职了;期间又换了好几家公司。上一年她在一家糕点公司做文案,每晚加班到十点,工资不高工作辛苦再加上绿茶婊太多,上个月又辞职了。
我和她父母都劝她回老家找份工作,踏踏实实干下去。叔叔阿姨五六年前就在市区里买了房子,阿姨两年前也退休了。倘若敏敏回来,绝对是好吃好住,再也不用和朋友蜗居在广州的城中村那间龌龊得像难民营一样的没有厨房的出租房里。我记得她在糕点公司工作的时候对我说,倘若这份工作不满意,她就辞职回家。
她的确辞职了,就是不肯回家,宁愿蜗居在城市最肮脏的角落。我不禁纳闷:真的只有北上广的月亮“比较圆”?
【二】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不夜之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都市,仿佛二十四小时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城市里的火树银花比夜空的繁星皓月还要璀璨,人生如梦幻泡影,何不拼一回?身处如此生猛的城市,欲望在体内张牙舞爪,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这座城里的掠食者……
但是社会资源占有率越低的人,越容易事与愿违。
敏敏学历不高,每日赶完地铁赶公交,工作日已疲于奔命,一到周六日便睡到中午一点才起床,洗漱完毕随便吃个午饭,一边吃一边煲剧,一煲就是一下午,快到晚餐时间了就约人吃饭找乐子。想着工作日已经这么辛苦了,周末当然要好好犒劳自己。
于是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没有时间积累知识、拓展技能,也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身材,26岁的她没有谈过一次恋爱(青春期发胖之前她是校花)。
有多少满腔热血带着理想从乡镇出发的青年会料想到自己最终苟延残喘?谁一开始是冲着当都市的女仆去争那些不起眼的工作职位?谁不想自己也能像《欢乐颂》里的安迪一样有朝一日能够被城市优待?
当小蛮腰的灯光一闪一闪的时候,飞机降落又起飞的时候,站在广州至高处仰望夜景的时候,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曾义无反顾地相信了城之光——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全部理由。都想为这种进步作渺小的努力。
在大都市,每个人都成了神话里的阿拉神灯,“北上广”轻而易举地把神灯里那个叫做“欲望”的巨灵搓出来,然后恶作剧地丢下神灯不管,不管沉浮。
但是除了北上广,其他档次的城市也有“月亮和六便士”啊。如果有一个城市,让我们白天弯腰捡地上的六便士,晚上能抬抬头看月亮,读读诗,想想远方,那何乐而不为?
【三】
信息缺口:二线城市有什么好?
我们俩都是好总结的人,我们的结论是:如今互联网已经突破了城与乡的界限、国与国的疆域,人与人之间更平等,而这种平等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平等、信息接收的平等。
在互联网面前,一线和四线的城市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没有城与乡的区别,,只有主动和被动的差别!
【四】
白天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办公室,认真积极地工作,为“六便士”折腰;准点下班晚上能有时间有闲钱去自由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有心情感受月光的余辉,在睡前看看《月亮和六便士》,读读《顾城诗集》,数数自己累积了多少“六便士”能让我踏上新的旅途……生活充实而自足。
事实上,退居一线并没有改变我生活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追求,它只是改变了生活和竞争的方式而已。
倘若当初我执迷不悟,贪恋举目无亲的大都市,每日穿梭于完全不属于我的灯红酒绿、钢铁森林,把我的青春耗费在一片虚无之中,在每一个夜深人静午夜梦回的时候还要承担整个城市的失落,我觉得我没有心力去兼顾自我的成长。
咸鱼当然有翻身的一日,但是咸鱼翻身最需要的是金钱和时间成本!大都市是提供很多机遇,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谈机遇?有才能者!
【结语】
的确,大都市充满竞争力、生命力,大都市汇聚了世界各地美食,大都市承载着各种品牌的文化,大都市聚拢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大都市集中了各种颜值的异性,但那些对于现阶段一事无成的屌丝青年来说,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当“宁愿在北上广哭,也不要在小城市笑”的论调充斥着网络的时候,难免会为虚荣的一代担忧。十八大已经明确提出接下来的十年是城镇化的十年,大型城市已经不能再特大化了,换句话来说,市场已经越来越饱和;但是二三线的城市正在火速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当一个二三线城市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