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初雪裹了屋和田:从秋雨到冬雪,藏着日子与人生的定数

今早推开窗,愣了好一会儿——我的家乡居然下雪了!


院子里、屋顶上、田埂边,连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都裹着厚厚的一层白,粉妆玉砌的,倒像把冬天提前拽来了。


只是有些细枝扛不住雪的重量,弯着腰断了几截,透着点憨乎乎的冬日劲儿。

其实早该察觉的,日子里好像总藏着些定数。


就像一年的雨,前半年春夏旱得厉害,土地裂着细缝,庄稼蔫头耷脑;到了秋天,雨倒缠上了——有时是倾盆的急雨,砸得屋檐噼啪响,溅起的泥点能蹦到门槛上;


有时是绵绵的细雨,把窗玻璃蒙成一片雾,手一擦全是水痕,倒像把梅雨季挪到了秋天,硬生生把前半年的旱意补了回来。

这日子的定数,倒让我想起人生的路。人生的路途也如下雨,前半辈子如果多灾多难,后半辈子有可能福寿绵绵;


人一辈子的苦与福,好像也有定数,受多少苦,享多少福,往往藏着平衡。


有人前半辈子在泥泞里打滚,为生计奔波,为病痛折磨,把苦都尝遍了,后半辈子倒能安稳度日,享几分清福;


也有人前半辈子养尊处优,顺风顺水,没经受过风浪,后半辈子或许要遇些坎坷,受点磨砺。

就像看着这缠人的秋雨,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秋——那年足足下了四十天雨,可把农民伯伯愁坏了。


地里全是烂泥,脚一踩就陷进去,拔出来时连鞋都快掉了,根本没法干活,牲口的草料也断了顿。


我和小伙伴跟着大人去割苜蓿,只能贴着地边找些零星的,鞋帮裹满泥,走一步滑一步。


大人们总说“湿地踩不得”,可苜蓿长在地里,够不着时,我们总不由自主把脚往泥里伸,陷得越深,才割得越多,最后也只凑了小半筐。


待到来年春天再看,果然是我们踩过的地方,苜蓿蔫头耷脑的,颜色也不是鲜亮的青绿,比别处矮了一大截,稀稀疏疏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愧疚。


那时只觉得割草难,后来才懂,就像人生里有些苦,躲不过也绕不开,得亲自踩过泥坑,才知道安稳的可贵;有些错,犯过了才明白,原来每一步都藏着对后来的影响。

今年是润六月,早早就想着“寒冷怕是要来得早”,没成想昨晚一阵雨夹雪,真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街上有人已经裹上了棉衣,缩着脖子走,倒也没人喊热——毕竟“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雪都来了,哪还敢逞能。


就像人生里的“寒”,有时来得早,有时来得晚,可不管什么时候来,都得提前备好“棉衣”,那“棉衣”就是平常心。

不用在人生前半辈子受磨炼、想把自己磨成钢的时候,被困难一打倒就止步不前,甚至钻了牛角尖,产生轻生的念头——要知道,那些摔过的跤、吃过的苦,都是在为后半辈子的顺境攒力气。


也不要在享过荣华富贵、日子顺风顺水之后,受一点苦就自暴自弃,对着生活自怨自艾——要明白,偶尔的风雨,不过是让日子更踏实,让福分更长久。

最后还是想叮嘱一句:天凉得快,大家记得及时添件衣服,别让感冒钻了空子;人生的“寒”来时,也记得揣颗平常心,别让焦虑扰了心神。


身体棒棒的,心态稳稳的,才能慢慢赏这早来的雪景,也才能体会人生的种种幸福感——毕竟健康平安、心安自在,才是最实在的福气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