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晴 周一

1.去县城交党员资料

    防溺水安全教育

我校属于典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人数少,方便管理。结合该实际,2018年5月31日,我将全校学生集合于五年级多媒体教室,开展了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以下为我的执教过程。

[if !supportLists]1. [endif]导入课题

师;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说声抱歉,耽搁大家的课外活动时间来上这一堂安全教育课。同学们,我依稀记得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日积月累部分,有这么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家知道这诗是谁写的吗?

生:唐代诗人王勃。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题叫作……

师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师:好。我们大家齐读这首诗。(师生齐读两遍该诗作,师板书,让同学们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1:这首诗和大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很相似,都是送别诗。

生2:这首诗写王勃在朋友杜少府去蜀州前做的送别诗。诗人不想让杜少府经常想念他,但他会经常思念杜少府的。

生3(幼儿园的学生);老师我不会说。(众生皆大笑)

师:好了,好了。四五年级的学生都不能够理解这首诗,何况学前班的小朋友呢。其实,老师想告诉同学们的重点是有关这位王勃诗人英年早逝的事。他仅仅活了26岁。

(众生皆惊愕。)

生:才26岁。这么小的,年轻的。

师:同学们猜猜看,年轻的诗人王勃是怎么死的?

生1:病死的。

生2:喝农药药死的。

生3:妈妈打死的。(众生皆笑)

师:大家说得都不太对。让老师告诉大家吧。据历史记载,王勃的爸爸在一个唤作做交趾的地方当县长,他在去看望爸爸的途中,坐船不小心落水淹死了。他是溺水而亡的,也就是淹死的。一代才子自就这样殒命了。

生1:哎哟!太可惜了,那么年轻就淹死了。

生2:诗人也会被水淹死?

师:老师再告诉同学们一件事。2017年夏季时,甘谷县磐安镇的三个学生,在渭河游泳时,溺水而亡。(师PPT出示了网络中搜来的儿童淹死后,打捞在岸边的尸体。)

[if !supportLists]2. [endif]师生共同观看视频:

师生共同观看了题为《全国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视频。该视频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2015年全国溺水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分析溺水原因,如何防止溺水和溺水后的急救措施等。(视频时长15分钟左右)

基于播放的视频,老师出示了3个问题。分别是:

[if !supportLists](1)[endif]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想想我们学校周围有视频中提到的危险地方吗?

[if !supportLists](2)[endif]如何防止溺水,假如有人溺水了,我们该如何做呢?

[if !supportLists](3)[endif]小学生防溺水,应该做到哪“六不”?

同学们踊跃积极发言,尤其学前班小朋友回答问题最积极。

师:我们来看看第1个问题。

生1:我妈妈经常说到,我们是北方的“旱鸭子”。很多人不会游泳。

师:这的确是实情,包括老师我也不会游泳呀。

生2:在游泳过程中,腿抽筋了,不能动弹了,那样就会沉入水底。

师:对。身体部位,特别是腿部极易发生抽搐,导致溺水而亡。有的人在水中突发诸如心脏病之类的疾病,致使淹死。

师:还有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意外?

生:我家的远房亲戚的孩子,在他们当地的一个大水坑里淹死了。他不知道水坑有多深。进去后,找不见人了。最后在水坑最深处把他捞上来了,肚子泡得圆圆的,死了。、

师:我们村入口处,有一个大水坑,它非常深,特别是下过雨后。所以,大家不但远离那个大水坑,而且要教育年幼的弟弟妹妹千万不可到里面去蹚水。

师:我们来看看第2个问题。如何防止溺水,假如有人溺水了,我们该如何做呢?

(师运用道德两难选择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此处学生讨论约两分钟。)

生1:我爷爷管我管得很严,我不敢到水坑里去游泳。

师:看来爷爷对你管理得很到位。假如有你的好朋友或弟弟妹妹溺水了,怎么办呢?

生2:我当然去救他们。

师:但是你不会游泳呀?

生:那我就喊大人们帮助。

师:对。我们应该向大人求救,让他们及时帮助。

师:我们一同来看第3个问题。小学生防溺水,应该做到哪“六不”?

(师生共读PPT上的“六不”内容。)

师生:不私自下水;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教师或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if !supportLists]3. [endif]师生共同学习责任书

我向同学们解读了《预防溺水事故家校责任书》,并告诉他们把责任书带回家中,由家长签字之后,交回学校。我叮嘱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人写一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连同责任书上交学校存档。

[if !supportLists]4. [endif]小结

在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和教师不应该是站在刀剑上的独舞者,不是孤独无助的,而是与家庭安全教育和社会安全教育一同站在平稳舞台上的共舞者。

最后,我套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在人类的生活领域中,受教育者的积极地精神活动同教师的话语相结合,发源于世界上最洁净的一条溪流,它的名字叫“生命意识”。没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合作,这条溪流很快就会干涸,为它供水的源泉就会枯竭。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