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其他人的差别

最近和家人讨论了我和其他人的差别在哪里,分析了财富、地位、职位等等,发现这些并不是最本质的差别,前面这些都是零和游戏(什么是零和游戏?例如在一个小组中只有一个人当领导,大家相互竞争,但机会始终只有一个,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内卷)。今天在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也看到了之前找到的答案:

陈虻:努力不是成功的根本。想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但成功的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倘若你努力,但你的观念是错误的,很可能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重要的是观念。而认识观念、改变观念完全是由思绪方式决定的。

大学四年的学习,教给了我怎样从已知推导出未知,教给了我怎样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工作。这些东西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我的血液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处在什么职位,它都会打上烙印,无法抹去。

类似的话同事也给我讲过,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培养了正确的思维模式,知道如何考虑问题,如何从现有的线索中推理出答案,这是之前长期训练的结果,而我大学的时候在干嘛呢?

除了上专业课,剩下的时间主要就是在打游戏,深陷其中,现在回想当初为什么会这样呢?

高中每天起早贪黑,其实并不知道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只知道要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从未想过这一切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单纯的就是迎合外界(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期望。到了大学没人盯着的时候,突然的放松让一切都陷入了混沌,时间需要自己安排,没有思考和规划,面对游戏的诱惑哪能把持的住,几年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其实错过了最佳思绪模式训练时刻。

工作时没想过以后,就是为了找份工作,不想再花家里的钱,正朝着大家期望的方向发展,找一份好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这背后是什么,也没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在书中陈虻讲:

人一生要学会经常往回看---为什么在呢?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一直都是站在起点往终点看,上了小学琢磨着上个好中学,上完中学琢磨着考个好大学,考完大学再找个好工作。价值观都是单向的。我觉得必须再添一个往回看的坐标。

这是一种终点思维(从未来看现在)方式,辉哥也多次提到过。其实想想我走到今天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单向思维方式导致的,如果能回到十几年前,正在打游戏的我看到现在我的样子,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世界没有如果,现在是过去的积累,现在的积累代表的也正是未来,做好当下,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的改变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