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起来,从正月初六(1月30日)开始独自封闭起居,一个人过了15天了。一直想写点什么,妻也说,你一个人在家,可以写点东西。那就借情人节之名,简单啰嗦几句。
今天情人节,很多人没法浪漫了,觉得不干点风花雪月的事,好像这情人节就没了味道。这几天一直在看梁漱溟大师的书,亦或是着了魔,隐约觉得“情人”在我中华文化背景下,应该不是单指那种鸡鸣狗盗的爱情,我们暂且说那是爱情吧。后来查了查,还真是。情人有三种内涵:一是感情深厚的友人。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二是恋人情侣,同爱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二》:“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第三个才是,如今多比喻等同于恋人或情侣却无法予以正式名分或承诺的人,你看着人家这解释,多严谨,我估计是学法律的人解释的。其实这个“情”就是“偷情”的意思,我一解释,就倍感粗俗了,类似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比不得日本那个“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其实,关于诗词这个事,大家大可不必过于纠结。现在确实是,看唐朝样式的建筑也要去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甚至国外的唐人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保留的比我们好很多。我们也不必过于纠结,我们是受儒家文化(中华文明儒家影响最深,但不仅仅是儒家)影响几千年的民族,很多思维与逻辑都浸在了骨髓里,我举个例子吧,全球华人扫货口罩、防护服,然后捐回国内,就是“天下一家”文化的影响和延续,这个我就不多多举例了,我还未曾研究清楚,不敢乱说。扯远了扯远了。我说这么多的意思是,现在和你在家封闭不出躲疫情的人,都是真真切切的情人。
十几天来,早起如拉磨般在蜗居里跑上5000步,而后打扫卫生,喝牛奶,处理一些公司的事并看书看电视,中午小睡而后吃饭,而后又是看书看电视,最后洗漱睡觉。过到四五天的时候,就开始想,疫情过后,到底能给我们留下什么。这次疫情是天灾也是人祸,我不想用更是人祸的更字,大家多一分宽容吧,作为曾在高级机关工作10几年的老参谋、老秘书,我深知其实武汉那种情况,换做我或者我曾经的领导,也可能会犯下同样的错误。梁漱溟大师曾说:“没有错误不足贵;错误非所贵;错误而不甘于错误,可贵莫大焉!”错已经错了,当下我们除了做好疫情之下该做的事情,那就是疫情可能带来哪些改变,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做些许改变,要不就白错了。现在网上很多文章,开始建议该如何如何改,如改变医疗制度,亦如广开言路,亦如建立大数据系统,有些很有道理很专业,有一部分也纯属是说闲话、发怨气。其实,我也想研究研究,总模糊感觉,如何好好研究一下传统文化,有“文化复兴”方可实现民族复兴,囿于才疏学浅,总没个系统的结论。今天不敢妄论国是国策,就谈谈作为个人的感受。
一则是生活可以很简单,以往日常很多事浪费且无意义。初五,在岳母家简单沟通后决定,岳母和我妻子加我家以及小姨子家的孩子,四人住在一起,我们三个要上班的大人就各自住了。后疫情严重,公司未就上班事宜做硬性规定,我就进入了自己封闭隔离的状态。由于没有孩子在家,我自己吃饭就很简单了。期初还做菜,过了4-5天,基本上就是一天吃一顿正餐。为了防止免疫力下降,每天确保一袋奶、一个水果,其他的,保证不饿就行了。期间就去超市买过一次菜,到现在还有结余。冰箱里的僵尸肉、陈年鱼也都拿出来吃了。每日做饭,也都适量,菜叶等也不随便扔了。一是垃圾多,二是出去再买有风险。这要是疫情前,两天不是要去买一次菜,做多了可能就扔了。春节期间,估计也要喝几顿大酒,大吃大喝。现在感觉,究其根源,吃饭这事不就是确保我们不饿死,或者说保持健康吗。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如此,是我们自己赋予了太多的含义,也给了自己额外的负担。梁漱溟大师本计划出家,后来改变了,但是一生茹素,看似精廋,其实很健康,也很长寿。大师认为,人生态度有三种境界——逐求、厌离、郑重。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也就是厌世而出世的意思。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的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得当,如儿童生命之自然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却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此处不做过多解释,自行理解吧。
二则是独处很无聊,做些有意义的事也就不无聊了。前日与妻聊天,说到为何我不觉得自己在家无聊,诸多亲友也觉得我一个人咋过的。其实不然,我除了处理些许工作事务外,看书也看电视,跑步当然也算。看电视呢,最近在看《三国》这个连续剧,说来不怕大家笑话,四大名著我没一部读完的,看这部电视剧是为了补课。这样一来,跑步、读书和看电视都成了有意义的事了,也就不觉得无聊了。我觉得,无聊其实不是因为无事可做,而是因为把时间浪费在了自己觉得无意义事情上又不能自拔。如玩手机,刷韩剧,其实,看过后,总会觉得空虚,其实这份空虚多源于内心的那份上进的述求,因为觉得把时间白白浪费了。这份经验其实源于我的“地铁读行”,我妻女在通州,我一直在海淀和朝阳工作,来回坐地铁,如不做点什么,岂不是浪费了几个小时在路上,就一直坚持地铁读书。这样一来,我不是在读书,就是在换乘走路,岂不是美哉,自己也就不觉得浪费时间而自责了。如果疫情继续,建议大家选一两件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读书当然是最简单的,还有天天喊减肥的,在家不用出去又不怕饿,为何不控制一下饮食。疫情期间控制饮食减肥,岂不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三则是亲情很重要,真的家人太重要了。大家可以想一想,疫情来了后,我们关在家里,除了一起关在家里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我们联系最多,沟通最多,多是亲人。你发自内心最担心的,可能也是亲人。不是说朋友情、战友情、同事情不重要,但是可能潜意识里,在这种大灾面前,亲人是有责任相互帮扶与关心的。这其实也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当然,友情里面也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内涵,于国家我们也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但唯有亲人,血脉相连,不管你想不想,彼此都大多担着那份责任,而那份怕亲人面临险境的焦急与惦念,可能源于动物的遗传,也多少有些家人必须相互扶持的传统吧。其实,萌生了生二胎的冲动,但妻子不同意也只能作罢,为何要生二胎呢,是看了那个视频,一个我女儿大小的孩子,父母被隔离,只能自己在家里哭泣,看得很揪心。我在想,如果将来我们孩子家里遇到类似情况,能挺身而出的,估计只能是她的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或者是他们爱人的兄弟姐妹吧。再就是,想再多爱一点我的家人,父母妻子女儿,姐姐,妻子的家人,我的表亲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交往陷入了以利而交的误区,是否可以做一些改变。
三条够了,先写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