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最近班里孩子下课总是跑到办公室找我打小报告,“李博在数学课上偷看《西游记》”,“王睿在数学课上偷着看漫画……”我从一个个像麻雀一样的告密者口中了解到,我班孩子们逐渐喜欢爱看书了。高兴的是自从学校第一期的阅读大讲坛过后,孩子们知道读书想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帅哥、美女,生气是孩子们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看来我还是低估了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说起这个叫李博的小朋友,他可是我们班里出了名的调皮鬼加“小书虫”。听他妈妈说在家里吃饭时看书,中午不睡午觉看书,就连晚上躺床上了还要看书。在学校里也是如此,即使是下课休息的时间和同学们大吵一阵后,离上课还有2分钟他快速坐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甚至有好几次在语文课上偷偷地把课外书藏在语文课本下看。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作业总是马马虎虎,频频出错,给小朋友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因此每次评比似乎一直没有他的份。为了这个,我和他的家长多次和他谈心,也下过“最后通牒”,如果上课期间偷看课外书,把他的课外书全没收,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作为班主任,我还是满怀期待,相信教育的契机一定会到来。

      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根据学校的安排第二期阅读大讲坛如约而至,低年级每班要选两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去会场现场观看,其余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在本班教室大屏幕上看。我派一名是三好生王建骁参加,还有一名是班级的“阅读小达人”王梦凡参加。这两个孩子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中欢快的离开教室后,李博举着高高的小手不肯放下。可见,能被选上代表班级参加阅读大讲坛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两个孩子被指派观看阅读大讲坛,一切尽在大家的预料中,当由我提议大家推荐班里最爱看书的小朋友坐在最前面时看直播时,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赵清涵很喜欢看书的,而且每次考试一直考最高分。”“王梓航不仅书看得多,她的故事也讲的好!”“可以叫康景杰坐到第一排,他不光学习好,还给同学们借铅笔……”讨论在热烈地进行着,孩子们说到的都是优秀生的名字。而我却出乎大家意料地把目光投向了李博,笑眯眯地对孩子们说:“我们班爱看书的孩子确实很多,刚才你们说到的同学也确实都很优秀,但是,今天老师要请李博坐到第一排。”孩子们用诧异的目光齐唰唰地看着我,就连李博自己也不相信,满脸涨得通红。接着,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们,李博由于对课外书太着迷了,有时他可能没有注意到什么时候可以看,什么时候不应该看,在学习上可能是马虎了点,顽皮点,但是老师觉得你们每个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都有闪亮的一面。刚才李博小手举得也很高,老师没让他去,他决心在以后的课堂上改正缺点,做一个真正遵守纪律的男子汉。老师相信他肯定能做到,你们呢?”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用举手的方式同意了这一提议。

      就这样,李博光荣地和爱阅读的孩子们一起坐在前排。在观看阅读大讲堂网络电脑直播中,我看到他规规矩矩挺着身子目不转睛的看着在现场互动的同学们,当听到电脑大屏“孙悟空有哪些称号”时,李博急得站起来说“齐天大圣、美猴王”,发现自己没有在现场,又转身对着大家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此刻的他,充分享受知道答案的那份喜悦,感受着从未有过的自豪,甚至在他童年的记忆画上了美好的一笔。在教室里的我也分享着李博心中的那份喜悦,感受着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从未有过的光荣。此情此景,我扪心自问,我能保证以后经常会把这些机会给这些不能称作“优等生”的孩子吗?我驿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小时的阅读大讲堂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兴奋地还在哼唱着白龙马,蹄朝西……我轻轻地摸了摸李博的头,问道:“没去现场抢答很遗憾?”李博回答说:“有一点,主讲的大姐姐她看的书真多!以后,我一定看更多的书,争取这样的机会去参加。”我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他。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也似乎都明白了今天老师的良苦用心。而接下来的时间,李博确确实实在用行动努力着,不管是课间休息、还是做作业,他肯定能做最好的自己。

      语文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引导一个人寻真、向善、变美的过程,将阅读化做实际的教育行动,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时间的调控能力,因此必须家校配合共同引导,与家长取得共识。在家设立每晚亲子共读,在家长的陪伴与帮助中,既保证了阅读时间,更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投入学习,爱上学习。在校利用好晨读、午读,活动课的时间,带着学生一起读,引领学生进入故事王国。比如开展好书推荐会,每个月在班上利用一节活动课,让孩子们相会推荐好书,推荐好书的孩子不仅要介绍书名和作者、推荐理由,还有把书里最精彩的一两段话读给大家听,让孩子们自己去品评选择,当然,我也会参与其中,在适当时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目,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还会为好书推荐会的优秀者进行奖励。还可以利用实践课师生共读,师生围绕着同样的内容进行同步阅读,进行双向交流。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对话”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平等地面对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两者拥有更多更广的共同语言。同时,师生共读可以给学生一种榜样的力量,教师的以身作则拥有更强大的感召力,吸引着学生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除了课堂阅读教学外,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为了发展课内外阅读的综合效益,可结合班级读书会活动,学校阅读大讲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充分的读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营造一个愉悦的气氛,变苦学为乐学去学,把课内外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起来,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问答问题中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给予表达的机会,让阅读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阶梯。

      的确,像李博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心灵上的激励和重视,他们没有优等生那么多的光环,也没有得到后进生那样特殊的照顾。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但是,当我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主动阅读课外书,亲耳聆听老师的称赞,亲身体验同学们的鼓励,这将胜过任何一种空洞的说教,集体温暖的热流将给他们带来前进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每个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升华品格。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做孩子阅读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把每个期待成功的五三学子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下阅读悦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