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损容易重建难

蓝天白云


曾听说某作家为了一个标点花了大半天工夫。他先是仔细阅读修改了原文中的一个标点,随后反复揣摩,最终将这个标点改回去了。

看上去,某作家这大半天似乎什么都没做,其文章却经历了一个精心打磨的过程。有着这种精益求精的为文态度,哪能不成为语言大师?

今天我也做了半天无用功。只是意义永不如这位大作家。

衣柜里有顶款式老气的毛线帽,看那乳白色毛线柔软舒适便准备将其拆下来重新编织。可刚拆了个顶,却发现帽子中间的本色花瓣已被牢牢粘在帽身,根本无法拆分。

于是只好让其恢复原状。没想到恢复起来好费时。就连帽顶那个毛线球要缝在正上方也不易。五分钟拆掉的东西,待修整完好也花了一两小时。

如此看来,世界万物都是损毁容易重建难。然而拆旧建新又是事物发展之必然,正所谓“旧的不难新的不来”。既然重建耗时费力,那么,我们一方面在新建时要打牢根基,使之经久耐用;另一方面在拆损物件之前,还是要想清后续情形再动工。

物件如此,人情不也如此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