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17年到今年的试卷,四年级数学在期中考试中,第三单元跟第五单元所占的比重较大一点,不光出题的数量多,而且所占分值也比较大。
第一单元是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这部分的题填空判断选择都是各占一道,另外还有一道六分的画图题是每年必出的,今年有些不同的就是在语言上进行了一些转变,关于平移图形,往年都是画平移后的图形,今年突然变成了画,平移之前的图形。
第二单元时认识多位数,这部分的题,以填空题所出现的频率最多,主要是去考验学生们怎样去读数写数,以及求近似数。之前会出一道大题,根据要求去写出相应的数,今年没有出现这种类型的。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部分涉及的知识比较多。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常见的数量关系,积的变化规律,末尾没有零的乘法。积的变化规律,近三年都出了填空题,可见更注重思维的培养。常见的数量关系是每年的必考题,不管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后面的解决问题,都有出现。而且相对来说比重较大,因为它跟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
第四单元是用计算器计算。往年基本上都是去考察计算器的使用以及一亿有多大。今年考察了通过观察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去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能够计算大数的算式。
第五单元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去进行计算。这部分的题填空与解决问题所占分值最大。它特别考验学生的读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必须能够根据题意将图画出来,标清已知条件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年都是直接做题,今年所出的题需要学生们先进行画图,再进行计算,考验了学生的画图能力,清楚地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从近几年试卷中能够发现,数学考试越来越考验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以及读题能力,而且越来越考验细节。比如这次期中考试有道判断题,“与十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万位和百万位”,这道题是错的。我一直没有看出来错误在哪里。后来翻了一下书才发现,原来是特别细节的一个地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就在于,数位后面有“位”,计数单位后面没有“位”这个字。而且数学试题与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大部分的题都放在一定情景中,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