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这段话我最喜欢能直白的表达:"孔子说:花言巧语,表面上悦色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南怀谨先生对这段话的理解很有意思,他的《论语别裁》中说,"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南老先生主张学习《论语》要有系统性,并认为朱熹的注解很有问题。浏览《论语别裁》,确实让我感受到很多与别人注解不同的地方。
做学问也如看《哈姆雷特》,不可能千人一面,万人同念。各种思想汇聚,方显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
回归本题。不管贤者达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孔子的这段话,能够达成共识的就是孔子是反对巧言令色之徒的。我把这段话理解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行仁德,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花巧、不做作,朝着仁德的方向前进。这样的理解应该不与孔子的本意相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