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有人学习一些成功经验,可是对于失败教训学的人很少。
而那些大佬们则不然,他们会秘密高价请一些失败了的同行核心高管过来给他们讲授他们失败的真正原因。
因此,我认为,给大家讲一下那些人生失意的人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也许对于大伙儿更有价值。
一般来说,那些人生失意者基本采用了如下的3种策略,几乎没有例外。
一、模仿
采用这种人生策略的人最多。
为什么?
因为自己没主见或者没定力,于是下意识跟随主流。
有人说这不是很稳当吗?
即使没有大成就,至少也不会有大风险啊?
其实不然,“随大流”的人最容易吃亏。
比如看人家炒股赚钱,起初还告诫自己不懂得的领域不要去“跟风”“瞎掺和”。
但是后来,看到身边很多人都赚到钱了,于是再也忍不住了。
可是到6000点的时候入场,岂不是要“套牢”20年?
再比如看人家炒房挣钱,起初也是克制自己不参与,可是后来还是忍不住掺和。
但是结果怎么样呢?
当大家都“疯狂”的时候,楼市已经过了最高点。
于是,又会亏得很惨。
以上只是两个常见的例子,人生路上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但凡是自己掌控能力范围外,受他人影响、盲目从众的做法,大多惨淡收场。
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靠模仿别人从来就不是一个正路,更不是正确的人生策略。
二、“添油”
这是很多小心谨慎的人的一贯做法。
用句俗话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可是,从人生策略的角度看,“添油”策略从来不是啥好策略。
喜欢军事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添油”战术是战场大忌。
为什么?
因为每次行军打仗,指挥官都会力求形成局部优势。
用伟人的话讲,这叫做“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
哪怕对方整体兵力占优,但是只要我们通过预设战场,机动灵活地调动敌人等方式,只要在局部占据优势,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也一样打败看似强大的敌人。
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党能够靠更少的兵力打败800万国民党军队的原因。
相对于伟人来说,蒋介石的气魄还是不足,不敢一下子全部压上。
当然,这也和他们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关。
总之,就是或被迫、或主动地形成了“添油”战术。
敌人的兵力一点点投上,一点点被消灭,直到大军团被彻底歼灭。
比如“淮海战役”起初不也是这样?
这就好像烧水,你要是一开始就柴给足、火烧旺,可能不大会儿就烧开了。
但是你要是不断往里添柴,那就有可能始终水温八、九十度,可能多用了三、五倍的柴火。但是水就是不开。
这就是“添油”策略的危害。
三、走“高速”
喜欢走“坦途”是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但是成功有时候需要反本能。
比如假期想来个“自驾游”,大多数人会怎么选择出行路线?
我想很多人下意识地会选择走高速公路。
对吧?
一来没那么多红绿灯和横穿马路的,开车更省心;
二来高速上车速快,路途用时短,刹车少,可能更省油。
但是,真到了假期上路一瞧,就傻了眼。
车流量是平时的七八倍,交通事故风险大增。
而且一起事故就会堵一长串车,有时候能堵出十几公里去。
好不容易这边疏通了,走不太远,前面又堵了。
因此,选择走高速的人往往被堵在高速上无法动弹,高速路成了停车场。
我们看新闻报道能看到:
在高速上打牌的、打羽毛球的、踢毽子的,干啥的都有,就是没有风驰电掣的,真是一大奇观。
人生选择也是一样啊。
凡是喜欢“走大路”的,可能都没想到,其他人也会这么选。
于是,再平坦宽阔的路,只要走的人多了也会拥挤不堪。
一旦拥挤就会形成“内卷”或“踩踏效应”。
这时候,那些“走小路”的人反倒步步领先。
他们不光不耽误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还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从前面的分析中能够看出,人生的苦与累,除了时代背景和先天的家庭条件,更多是后天的选择与策略。
而一旦我们奉行了错误的人生策略,即使我们执行能力再强,也几乎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我们可以少听意气消沉者的泄气话,但是那些导致失败的共性错误我们还是要引以为戒,不可再犯。
天赋优势与择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