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日,小姨早早就敲定了相聚的地点 —— 常去的 “绿松石” 餐厅,还特意强调此次由她作东。我将车停在附近停车场,刚迈步走向餐馆,便见哥哥快步在前,竟比我先一步抵达三楼的 308 号包间。离包间还有几步之遥时,表妹那格外夸张的笑声便飘进了耳朵,我暗自猜想,这般热闹的光景,大圆桌上怕是早已坐满了人。
可当我推开 308 包间的门,眼前的景象却有些出乎意料:里面只有表妹夫小张、表妹和哥哥三人。表妹和小张正围着哥哥有说有笑,模样亲昵得很。可我进来后,表妹却像没看见我似的,连句简单的招呼都没有。我心里也犯不上主动搭话,便找了个空位默默坐下。
开席没多久,表弟记起我偶尔会吃槟榔,便掏出一包递了过来。我接过后拆开尝了一个,一旁的老妈见了,也说想来几颗。我索性把整包槟榔都递给了她,没想到老妈拿出几个仔细收进包里,说要带回去给弟弟,还念叨着弟弟之后要开车回深圳,路上吃槟榔能帮着提神。小姨在旁边听了,笑着打趣:“真是一颗老母亲的心啊,时时刻刻都惦念着幺儿。” 我也跟着笑起来,接话道:“老话说‘皇帝的长子,百姓的幺儿’,家里的老小,从来都是最被母亲疼爱的。”
宴席散场后,大家陆续下楼,只有哥哥还和表妹夫留在酒桌上没动。我走到二楼时,正和舅妈聊着天,忽然听见小姨喊我的名字。我转过身,小姨快步走了过来,叮嘱道:“你上去看看你哥哥,多照顾着点。”
没办法,我只好转身折回三楼包间,先问清楚他们俩喝了多少酒。得知哥哥喝了四两,表妹夫喝了半斤,心里才算松了口气 —— 还好,喝得并不算多。可看着眼前的场景,一阵复杂的情绪却悄悄涌上心头:哥哥打小就受小姨喜欢,弟弟是家里的老幺,更是爸妈的心头肉。这两个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小姨,都时时刻刻惦记着、疼爱着。唯独我,夹在中间,从小到大好像都是 “爹不疼,娘不爱” 的那一个,就连表妹,也能得到小姨更多的照顾。我忍不住想,若是换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恐怕她们不会有这般细致的心思,特意叮嘱人来照顾我吧。
又想起父亲走后,叔叔们的态度渐渐冷淡下来,再加上母亲和小姨平日里那明显的偏心,心里反倒慢慢平静了。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计较的,日子终究是自己的,我只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开心、顺遂就够了。以后在家庭这些琐事上,我绝不会再委屈自己 —— 就像一面镜子,做不到无底线地包容所有人,只会如实反射我的态度:你待我几分,我便还你几分。
走出餐厅时,晚风裹着中秋的凉意吹在脸上,心里那点怅然也散了大半。抬头望向天上的圆月,皎洁的月光轻轻洒在身上,忽然觉得:只要自己过得舒心自在,旁人的态度,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