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臣服实验》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是今年以来对我触动很大的一本书。为什么触动很大呢,这个要从22年的夏天说起:22年的夏天,我如饥似渴的看了很多关于心灵成长和认知提升的书籍,比如:
《当下的力量》
《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和平勇士之道》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每一本书都让我收获很多,对于认知、情绪、觉醒和开悟有了更多的认知,但是仍然没有解决我心中最大的疑惑(于是留下了这样的朋友圈):所谓的开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何才能逐渐进入开悟的状态?
直到今天看到《臣服实验》这本书,应该算是部分回答了我最大的疑惑。这本书带给我的三点最大感受:
一、首先是共鸣,作者从个人心里那个以:情绪和个人好恶为出发点的声音出发,告诉我们声音从何而来,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声音?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跟这个声音做对抗的有两个时刻:一个是19年的夏天,公司询问我是否愿意去北京外派工作,对于习惯了在成都生活和工作的我来说,关于这个询问,理性的声音告诉我应该去,这次应该能学到很多新东西,但是脑中那个恶毒的声音一直在告诉我:不要去,去了你不适应怎么办?去了北京要跟别人合租房子很不方便……直到上飞机前最后一刻,我也是希望能突然有人通知我不用去了。最终,我去了北京工作,我在北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度过了我非常难忘的夏、秋、冬,直到那一场世界性灾难的降临。
另一个是24年的国庆节,我决定一个人去西班牙旅游,理性的声音告诉我当然应该去,我为行程准备了很长时间,行程安排很有趣,包括了我神往很久的小岛。但是脑中那个恶毒的声音,同步响起:不要去,那里偷盗很猖獗,你一个人去了,万一手机、卡和钱都被偷了,你可能要流落街头乞讨。出发前1个月,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个恶毒的声音让我总是焦虑的久久不能入眠。但是我最终还是去了,结果也一切顺利,度过了一段美妙的行程,也给了我很大的独自旅行的信心。
二、其次,这本书很明确的解答了我的疑问:作者从自身经历和感受出发,描述了开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何逐步达到开悟的过程?
三、书中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臣服于生命之流,这跟道家的“无为而治”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处。我们不用为未来做任何决定和规划,走好当下的每一步,生命之流会将我们引向美好的结局。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生命的每一次馈赠,学会跟自己脑中那个恶毒的声音相处:从激烈的对抗、到悠闲的观察,然后提前预警,直到这个声音逐渐消失。
当然,除了以上正向的观点之外,当然我们当然应该保持一种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每一种观点,避免陷入“我有一个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的尴尬状态”,对于这种从不主动,也不对抗生命馈赠的状态,是否适合每一个人,这个就需要各自去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