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南方人,讲闽南话,在20岁之前没离开过南方。高中毕业,填志愿时阴差阳错来到了大东北,陌生的黑土地,陌生的东北话,还有陌生的雪。
大一到大四,很快的,真得很快,快到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就已经要迈入社会开始自己去打拼了。回头看看大一时候做的计划表。当初信誓旦旦要完成的目标后面只有几个孤零零的对勾似乎在嘲笑我的放纵。
必须说,我是一个不爱上课的人,甚至是讨厌,这是我从初中就意识到的。记得当初我在办公室问语文老师,那种千篇一律的议论文写出来有什么意义,我记得老师想了一会说,你不学,你就比别人差。
是啊,对于我这种农村来的学生来说,没钱没势,除了高考,还有什么能改变我的未来?应试教育不好吗?起码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它是相对公平的,努力了,还有机会。不努力,你就只能在原地打转,然后期待着下一代出现奇迹。
因为不喜欢上课,上了大学之后就基本自由了,加上又是市场营销专业,一个个在学校里呆了大半辈子的老师居然要教你怎么去推销,我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基本的生活状态就是选修必逃,必修选逃。
虽然说不喜欢上课,但是总得找点事情干吧,天生就是闲不住的命。于是在大一的时候,利用早操时间,自己做早餐去满足那些大早被学校逼起来跑操的可怜孩子。虽说自己对于6:00跑操深恶痛绝,但不得不感谢它让我赚了一笔。现磨的豆浆,批发的包子,鸡蛋馒头,从摆摊到后来配送,忙却踏实。但却引起了食堂的不满,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其中心酸,不谈也罢。
到了大二基本就在外面兼职了,从二道贩子到服务员,干过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样的生活差不多一直持续到大二结束,因为课业逐渐增多的原因,为了毕业证,认真上课吧!很幸运,两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而且因为自学了Photoshop、flash的原因,有同学找我一起做比赛,做一点包装设计和品牌推广方面的东西,结果也都还不错。
所以我奉劝那些和我一样不想上课的学弟学妹们,不想上课并不意味这可以堕落,当你哪怕还有一点志气时你就应该自己去学点东西,而不是在寝室一盘一盘的开着王者荣耀。或许你不用对自己负责,但你起码要明白你上大学的费用是怎么从父母的指缝中省下来的。
大学里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就是健身了吧,就是单纯的喜欢而已。也是因为喜欢,所以坚持下来了。说来好笑,因为健身,还特意去考了营养师,刻意去选修人体解剖学,即使和我的专业半毛钱关系没有。
但是人嘛,总要有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管他有没有用呢?对吧!
大学里觉得遗憾的事情,一个是没有进学生会,一个是没有好好谈一个女朋友。
学生会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也是一个折磨人的地方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怎么样,但在我这种三流的二本院校来说,学生会里有那种让我深深厌倦的官僚主义味道。那些所谓部长可以在老师面前各种谄媚,但对于低一级的学弟学妹却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当然,这种风气在哪里都有,有人适应了,而我没有;
现在想想,还是太年轻。人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好自己就行,毕竟是群居动物,没有人管你情不情愿,自有一套标准来打量你。不要等遍体鳞伤才懂得前人开路的良苦用心,费时,费力,而且除了自己,毫无意义。
一转眼大四了,跟许多毕业生一样,憧憬也不安,没有耀眼的学历,没有傲人的成绩,靠的,也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