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记-20161214《王阳明全集:大学问》王守仁

昱记-20161214周三 19:30(周四补) 晴

《王阳明全集:大学问》王守仁

明明德(彰显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是要倡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

亲民(关怀爱护民众),是天地万物一体原则的自然运用。

所以明明德必然体现的亲爱民众上,而亲民才能彰显出光明的德性。

---------------------------

所谓”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原则。

天命的性质是精纯的至善,

它那灵明而不暗昧的特质,

就是至善的显现,就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我所说的”良知“。

---------------------------

至善的显现,表现在肯定对的、否定错的,

轻的重的厚的薄的,都能根据当时的感觉而展现出来,

它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也没有不自然地处于浑然天成的中道之事物,

所以它是人的规矩与物的法度的最高形式,其中不容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益减损存在。

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

---------------------------

慎独:自己独处时也非常谨慎,时刻枪战自己的言行

---------------------------

知道要止于至善的道理,然后自己的志向才得以确定;

志向确定,然后身心才能安静;

身心安静,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

安于目前的处境,然后才能虑事精详;

虑事精详,然后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

止于至善对于明德和亲民来说,就像规矩画方圆一样,就像尺度量长短一样,就像权衡称轻重一样。

所以说方圆如果不止于规矩,就失去了准则;

如果长短不止于尺度,丈量就会出错;

如果轻重不止于权衡,重量就不准确。

而明明德、亲民不止于至善,其基础就不复存在。

---------------------------

不忘初心 坚定信念 知行合一 心怀感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