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天,一个同事建议我从事自媒体写作。记得那个时候,我在武汉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我工作很认真,而且勤奋好学。
那个同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一语成讥。十年后的一天,我拿起笔写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我写的是短篇文章。各种类型,我都尝试过。甚至是天马行空,脑洞大开。
我给公众号投稿很多次,但回复都是“对不起,您的文章写的不错,但是与公众号风格不符”。迄今为止,我在简书平台写了八年了。
不知是什么契机,我开始写古诗词。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平水韵,词林正韵。我就是用百度搜格律,照着去填。虽然写了很多烂诗,但是仍然得到了网友们的鼓励。正是这些鼓励与支持,让我一直坚持学习与创作古诗词。
我写的诗开始走上正轨,是从中华诗词学会第十九届网络金秋笔会开始的。那段时间正值疫情期间,我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偶然看到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网络金秋笔会的征稿通知。往年都是线下的,由于疫情的原因,举办了一期线上的。正好被我赶上了。
谁知我投稿的那首《天仙子》,受到了胡彭老师的青睐,并且获得了优秀奖。胡彭老师在电话里亲自指导我,并完善了这首《天仙子》,刊登在当期的中华诗词杂志上。
这首《天仙子》是这样写的,“赏月赏花花自放,看雾看云云漫想。留春留岁岁如流。花似浪,云何往,岁月易失天朗朗”。
这是我正式步入诗词殿堂写的第一首诗。从这时候起,我开始学习平水韵,新韵,开始正规正矩的写诗。
但是我写的诗还是有很多问题。这是在我报了张思桥老师的初级班后发现的。
我写的诗经常出现表意重复,冗余突兀的问题。
像《早起有感》,“晨光一隙透云深,早起披衣已是春。百鸟繁花争日妒,风光旖旎少年人”。第一句提到“晨光”,第二句又说“早起”,显然是多余。
像《感秋》,“秋高气爽暖心田,步履轻盈草木间。漫看黄花兼绿叶,悠思白发与红颜。旁观走马十平地,细赏流云九洞天。只有秋风吹瑟瑟。残枝败叶舞翩翩”。最后一句明显突兀,前面没有交代。
后来我又报了师红儒老师的高级班。师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连撞韵和上尾的问题都不能有。
我一般喜欢在早晨起来的时候写诗。因为这个时候,头脑里面是空的,没有杂念的干扰,没有城市的喧嚣,仿佛徜徉在天际,各种回忆的云彩,飘忽来去,灵感随时出现。
我觉得写诗,或者散文这些,就是要流露出真情实感。只有用最真挚的感情,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句子。
像我最近写的一首小诗,“廿载苦温书,悬梁发更疏。南窗临旧月,照我影如初”。写出了我二十年来,苦心求学,初心不改的坚韧。
有这么多诗友的陪伴与鼓励,我想我会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愿我们此生拿起笔不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