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指南君重读了一遍童年时期接触过的一本书——《昆虫记》,常读常新、感觉依旧奇特有趣,今天推荐给孩子们看。
花叶皆世界,万象乃菩提。
作者法布尔倾尽一生都醉心于和“虫子”打交道,还专为其写出二百万字的大书,他笔下的虫子,像人一样多姿多彩,活得有滋有味。
比如对小小蜣螂(屎壳郎)的描写堪称绝妙之极。
当一个蜣螂做成了一个球,便会离开在场的其他同类,独自把劳动成果向后推去。这个时候,一个还没开始工作的邻居跑过来帮着球的主人一起用力推。对于这种帮助,球的主人肯定是欢迎的。但是,它真的是热心的伙伴吗?不,他是一个强盗。要知道不下苦工夫和没有忍耐力是做不成圆球的,而去偷一个或者抢一个那就容易多了。所以有的盗贼就会用很狡猾的手段,甚至是暴力,去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有时候,从天而降的盗贼会将球主人击倒在地,然后蹲在球上。前腿放在靠近胸口的位置,摆出一副准备打斗的姿势。要是球的主人不甘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霸占,上前来理论的话,这个强盗就会给它一拳。球的主人爬起来后就去推自己的球,想赶快摆脱纠缠。这时候,两只蜣螂之间不可避免要有一场角斗。它们会腿与腿相绞,关节与关节相缠,互相撕扯,它们互相冲撞,摩擦的甲壳会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激烈的打斗结束后,胜利的一方会爬到球顶上,而失败的一方则默默离开。
几千年来,在世界各地,见过蜣螂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谁会像法布尔这样细心地观察、精心地描绘呢?像这种观察和描绘,法布尔在上千种昆虫身上进行过,观察的结果都记录在了《昆虫记》中。
足以见得法布尔对昆虫们的痴爱程度之深。
亦证明了大自然是何等莫测神秘、引人入胜。
1879年,这本《昆虫记》的第一卷问世。
1880年,法布尔买下一处老旧民宅,命名为“荒石园”,此后法布尔终身住在荒石园,开启了百虫之园的新篇章。
直至法布尔86岁,即1910年,《昆虫记》最后一卷终于完成。
法布尔一生可谓平淡而传奇,这位拥有着“哲学家一般的思,美学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写”的法国人,专注于一件平淡的事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传奇。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誉。
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才华,亦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1911年,这部历时32年完成的不朽巨著,因其独特优异的文笔和超高的科学价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奇迹般的作品,出自奇迹般的人。
法布尔也因此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他为该书配备的精美细致的插画,更是让许多专业画家自叹弗如。
这部永远解读不尽的虫学奇书,问世一百余年,为世界带来巨大的知识财富。
那么,读《昆虫记》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1.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法布尔将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个世界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阅读这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好书,每位小读者都会睁大好奇的眼睛。
2.让孩子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书中小昆虫充满灵性,能唱会跳、或欢喜或忧伤,文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与其教条式地告诉孩子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不如让他们读一读这本书,事半功倍。
3.丰富他们的语言
不同于一般的百科全书,法布尔的《昆虫记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与诗意;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人感受到丛林、湖泊、野外、星辰,甚至还有虫子的气味,犹如身临其境。
自1923年鲁迅先生将《昆虫记》介绍到中国,一百多年来,这本书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感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读者。
这部畅销两个世纪的科学巨著,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传世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阅读和探索。
由于《昆虫记》的普适性和趣味感,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水平,我们为大家推荐图文版、注音版和无障碍精读版。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
本文未经授权不可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