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日偶遇一街头算命师,他盯着我看了十几秒后,断言道,你并不喜欢和人交往。
算命师似笑非笑,问我要不要继续算下去?我觉得他说得不对,因此以未带钱包为名婉言谢绝了他。
我明明很喜欢和人交往,特别是志同道合的人,幽默风趣的人。怎么能说我不喜欢和人交往呢?果然江湖骗术,幸好我没上当。
不过,假设他说的是我“不喜欢和人群交往”,恐怕我就得点头称是了。
因为我真的有一定程度的群体曝光焦虑症。
群体曝光焦虑症,顾名思义,就是指处于群体中时,对展示自我而导致被关注或者被评价产生的一种回避型心理。
简而言之就是,当你身处一个群体时,你对自我的展示很在意,对群体即将作出的反应很焦虑。
这样的焦虑很容易表现为发抖、出冷汗、心跳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伴有呼吸沉重,心情压抑,偶尔还会头脑空白,不知所言。
2
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越是人多,就越容易让我感到紧张。因为我每次要说什么或者发布什么信息时,都要考虑群里其他成员即将会作出的反应。
我说我喜欢毛姆,是否有人会跳出来说毛姆并不好?我说减肥会让胸部变小,是否有人会觉得我轻浮?我转发一篇文章,是否有人会觉得文章很烂不值一看?我说我不是女权主义,但就是不喜欢大男子主义,是否就会有一波男人想打我……
跟一群人一起吃饭时,偶尔因为开心忘怀说了很多话,回到家便提心吊胆,闷闷不乐。一遍一遍地回顾当时的场景及我在其中的表现,然后思考如此之后是否有伤及他人,是否会对个人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几次之后,累觉不爱。于是,便干脆低调一点,以免再度劳神。
上台演说或者讲课的时候,我也通常只能循规蹈矩,讲解着提前准备好的内容。一旦放开自己,超出备案,舒适度会提升,可是如同吃饭聚会一样,事后还是会一遍一遍咀嚼自己的表现,徒增压力。
当我越来越在乎这些负面结果时,对自己的表达就越加克制。表达越加克制,就越让我丧失表达的乐趣。那些被压制的潜意识时不时会冒出来,寻找别的疏通渠道,比如抱怨、发脾气,或者听音乐、写文章。
人只有在自我还原的时候,才会心情舒畅。而在这个群体的压制状态下,我变得很迷茫,也很纠结。
3
其实,群里人数众多,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印记,形成了不同的喜好和性格。但凡你表达一个观点,就有可能伤及对此并不感冒或持反对意见的人群。于是,这些人群就容易对你表示不满或者反感。
当你对自己的受欢迎度抱有较高的期待时,事实就容易让你摔地更惨。你在某一瞬间会突然发现,某个你赏识的人把你拉黑了,某个你在乎的人把你屏蔽了。
悲哀,悲凉。然而,这样也并没什么不好。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你表达的东西不构成原则伤害,且所表达的确是你真实所想,那么他们对你取关或者拉黑,只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你的信息,由此产生一系列让他们无法释怀和疏导的不良情绪,而并非你有什么问题。
人们都喜欢在“共通点”上找到自己的需求,进而愉悦自我,所以其实他们也并没有不对。
“喜好偏差实乃家常便饭”,也许,我们无需过多在乎他人与自己一言不合翻了脸的结果,而应适当纳诤言,拓思维,换角度,在过程中多维度促进对自我的认知,对强大耐受力的训练。
实在不行,一笑了之也罢。我们也可乘此机会,更分明地对志同道合者进行整合归队。这一行人将会对你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4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的《身体知道答案》里,提及“回归你的身体感觉”。大意是说,当你在某些场合感觉不自在时,你要去关注你的身体,察觉不舒服的部位,然后带着这种察觉结果和这些场合中的人相处,就容易恢复镇定。
实际上,我们总是习惯从内心感受出发,进而意识到生理的不适,却总是忽略再从生理的不适反观现实。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全方位地接纳我们的身体。
对于群体曝光焦虑症患者而言,必须正视并接纳自己焦虑的身体部位,比如因为紧张导致语速变快,那么我们就要关注喉咙和声音,接受它们的异常,再带着这颗接纳的心,去反观让自己紧张的群体。
到底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觉得群体会排斥你、攻击你,还是你自己无法接纳你自己呢?细细思考会不难发现,通常因为你不够自信,你便不相信这个群体会喜欢你,所以你先树立起对群体的防御,用以保护自己。
我们首先要从接纳自己的身体开始,继而接纳自己的内心感受,最后才能接纳你所在的这个群体。
5
在最近出差的一次动车上,邻座的女孩不停地拿出手机刷朋友圈,五分钟内有一分钟在关注圈内他人的信息,其余四分钟都在看自己发布的图片或文字。
这让我想到自己在发完图片或文字后的状态——我总是不停地去观察有谁点赞和评论,并且去猜测他人看到之后的感受。隔一两天后,生怕自己的信息给他人带来不好的感受,就会把之前发布的信息删除或者转设为私密信息。
想来顿觉好笑。其实,世界上真的不会有第二个人比你更在意你自己。
每个人都喜欢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及与自己相关联的人和事上。你作为他人之外的一个人际关系点,在人际网络上其实并无特别。
你发出来的图片或文字,他人两秒钟过目点赞后,不会强迫症似地不停到你的朋友圈页面上反复浏览,更不会再去深思这信息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代表了你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很简单,因为你与他人并不相关啊。你考虑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你从“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很高”的臆想中走出来时,群体曝光焦虑症或许便可减轻不少。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做“脱敏性”练习。当我们在群体面前无法表达自如时,不妨多在人群中出现,在难受与舒适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循序渐进地面对焦虑。
相信自己,正视它,感受它,接纳它,改变它。然后,请你绽放最舒适自然的姿态,享受它。
我是袁筱鱼,我爱简书,也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