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婚礼的样子,教堂婚礼的庄严,酒店婚礼的浓重与浪漫,户外婚礼的无拘无束,唯独没有想过自己会是在老家举办的婚礼。因为双方父母都希望在老家举办婚礼,而我又从来不忍心看他们失望,所以我从一开始的妥协,变成了接受。
婚礼当天,因为我洗了头,化妆师不得不多花一个小时给我做造型。早上六点,刚下过大雨,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出发,就等我化完妆。鞭炮声想起的时候,大哥上楼来背我,因为新娘子不能落地,所以直接就把我背进了婚车里。婚车开走的时候,我懵了,我有点难过,有点不舍,我没来得及和父母拜别,我有很多心里话还没有对他们说,我还没来得及给他们一个拥抱。父亲和母亲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尤其是父亲,我们之间从未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我不知道我婚车开走的那一刻,他们是否有不舍,我也不知道那一刻对他们来说,我是“终于出嫁”的女儿,还是他们已经“失去”的女儿。
就这样,我出嫁了,经过弯弯曲曲的路和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昏昏沉沉,我来到丈夫家。婚车停在离丈夫家几百米的地方,很多人站在路口迎接,那一刻,我很开心,也很感动。随后,迎接的人说让我下婚车,还要“换乘”,我很奇怪,为何就要到家了,还需要换乘?接着,他们指着婚车前的一个装饰过的小推车,示意丈夫背我下婚车,换乘小推车,然后让我蹲在小推车里,丈夫在前面拉着我,两旁有围观看的人,既热闹,又喜庆,我突然觉得这样的婚礼还是很有意义的。
到丈夫家门前,鞭炮声又一次响起,我感觉到烟火中有一种奇妙的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东西,正是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将自己与正在发生的这一切联系起来。背我上楼时,丈夫宽厚而温暖的背,以及他坚定的步伐,让我感觉到心安与踏实,让我有了一起去对抗生活的勇气,让我有了一起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比5月20日跟风领结婚证,直到婚礼完成,宾客散去,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结了婚,我第一次觉得与即将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这个男人有了血肉相连的关系,也对他有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与依赖。
这一路走来,我们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没有因为婚礼的琐碎而吵过架,天气好,帮忙的人也很给力,我们没有太过操心,婚礼也比预想的还要轻松,还有一群可爱的朋友远道而来陪伴我,我真的觉得一切都太顺利了。唯一遗憾的是,大家那么辛苦布置的漂亮新房,我们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张合照。
从一开始恐婚,到后来决定结婚,我都不在状态,没有很开心,也没有不开心。但是结婚当天和结婚前的那一个星期,看到大家因为我结婚都很开心,尤其是父母很高兴,我居然莫名地也开心了,有了一种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而由衷开心的感觉。
我称自己结婚为晚婚,这个“晚”,不是时间上的久远,不是年龄上的年长,而是太多意味深长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