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52
每个有勇气提笔写点东西的人,都值得我敬佩。
——美国作家E.B.怀特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10倍写作术》的书,看的比较粗略,很多似乎记得又记不得的样子。
里面的内容讲述的是关于素材的,该书作者是一位日本的职业作家上阪彻,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自己以前,也是不会写作,在上学期间中不擅长文章,而他现在从每天的300字到每小时的3000字,至现在的每月至少一本出版书。至少每月要写上15万的字。
我过去并不了解这位职业作家,但既然能出版书,那么起必定有着成功的道理,为大家所接受就是一种成功。
该书的整个内容都离不开素材,在书中强调,一篇文章有九成的是素材。
这一点我很是认同,没有素材真的很难写下去,学会了记录素材,对于写作目的和写作的读者就有了清晰的认知。
但在我这样的小白眼中,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没有洞察的能力,没有毒道的见解,很难把握素材的关联性。
书本有用这是肯定的,我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还没有好好的思考和总结。
过去我也看过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内容上面也有一定的共同性,素材的是要讲解的。
同样的对于小白,要克服不敢下笔的一大阻碍。没必要专注与写好文章,总想着一开始就能出爆款,反而让自己迟迟无法下笔,写了才能知道自己缺少的是哪些。
我这也是写了52 天了,每天都要求自己写一千的字,我想我比那为一天只能写300字似乎还强了点,但又觉得自己是没有经过多少思考的写,似乎还是差了很多。
一天写300字我想起必定是经过了自己反复的思考才写下的,至少内容要比我的充实的多,而我的就是一篇关于每日心情的流水帐,看似每天有个千把字,但枯燥无味。
我写没什么目的性,我也不知道每天写些什么,只知道写了就是一种进步,我没有以读者的视角看待我写的。毕竟我连作者都不是,我的知识储备量不够。
我只是以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写下了我的人生,虽然我的人生写的不够仔细,但至少代表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里一些字迹。
阿波罗神庙的巨型石碑上用古希腊文刻着这么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只这箴言虽然其貌不扬,可也说明了,古代的智者都知道认识自己是人生的一大课程。
写心情日记也是在认识自己的阶段,在写中,我有时会思考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我缺少什么。我每天的心情好坏对未来的影响究竟大不大。
虽然现在的我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在了解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至少自己不会轻易的走上歪路。
同样的写日记也是在纾解自己的情绪,我曾说过,我的人生并不好,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上班回家,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缺少了乐趣,缺少了色彩,长时间下人会抑郁,暴躁。如果不及时的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人很容易走向极端。
我的压力很大,极端的思想可以说时长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过去的我思想极端,总想着用暴力解决问题,总会说“怕个锤子,与其老死,不如在热血中走人,至少不会那么窝囊。”
现在的我反而清醒多了,我知道了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是法治社会,遇事要学会冷静,要多加思考,就算自己在气头上,也要先保持沉默。过后,自己要开导自己,人与人是不同的,偶尔的冲突在所难免,如果每件事都要斤斤计较,那活的真的很累。反正过了身,以后照样生活,不会在往后的人生中存在,何必难为自己呢!
所以写这写心情日记,我虽然感觉不到什么进步,但至少我能每天的反思自己的今天,给自己每天积压的负面情绪一个宣泄的口子。
20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