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山东游学,眨眼就过去了,这5天里吃到的各种大餐,当然这里的大餐不止是吃得好,住得好,还有更重要的,对极度营养不良的精神和灵魂的喂养,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和视野,也给了我更好的生活下去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力量、勇气、鼓舞和自信。
一点简单的记录和小总结,总结过去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
曲阜三孔游学
游学的第一站是曲阜,在去往曲阜的高铁上,虽然我们分散在不同的车厢,也有从不同的车站出发的小伙伴,但我们的心却被金匮印象和《门第溯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我们不止有共同的终点站曲阜,我们还有共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修得文武略,货卖帝王家。
吃过中午饭,我们来到了孔林。孔林又叫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孔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公里长的神道,在神道的中央,耸立着一座5门6柱的精致石雕牌坊——“万古长春坊”,5门6柱是历代帝王才能享有的尊贵,这一坐牌坊就足以向世人证明孔夫子的尊贵地位。
这让我不得不反思,我从来只知道孔夫子是之乎者也,迂腐的代名词,从来没有仔细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尊孔子为圣人,为什么要学习孔圣人的《论语》。
古代各种等级严明,帝王的墓地叫陵,圣人的墓地才能叫林,贵族的墓地叫冢,一般官员和富人的墓地叫墓,地位卑贱的墓地叫坟。墓地的风水朝向、大小、是否石雕、是否有华表石像生贡台香炉、形状都有严格规定。
孔林在历朝历代帝王的追加增修下,达到了今天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比整个曲阜城还大的规模,我不得不想到这是与孔子所做的事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呼应的结果。孔子的规划能力太强了,他不仅规划好了自己的一生坚定要做的事业,甚至还规划好了自己死后家族的小帝国。这才有了今天孔林成为唯一一座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保存最完好,最宏伟的陵墓,享有着连帝王的陵墓都无法与之相媲美的尊荣。
人真正的价值是由出身决定的吗?如果出身能分出差异优劣的时候,说明我们自己做的真的还远远不够。孔夫子不就是那个把出身最尊贵的帝王家族都远远甩在身后的典范吗?
孔府的万仞宫墙、金声玉振牌坊,都寓意孔子渊博的学识,无一不说明了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肯定和崇拜,崇拜到对孔家的后人都格外恩赐。
孔庙的宏伟壮阔,孔庙香火两千年不断,说明两千多年来,孔夫子给了很多迷失无助困苦的人,力量帮助和指引。
孔林的占地面积之广、人数之众、设计之精巧、历时之悠久,居住在孔府的孔家子孙后代地位之显赫,以及孔庙之恢弘大气和庄严,无一不刷新着自己对孔夫子和儒学的认识,三孔的存在仿佛是孔夫子在无声的质问世人,我真的是丧家之犬吗?我用尽一生的心血创立和弘扬的儒学真的没用吗?
--未完待续--